目录
- 899 第898章 898: 我那没来得及拜堂的前未婚夫
- 900 第899章 899:醍醐灌顶【求月票】
- 901 第900章 900:众神会的炫酷科技(上)【求月
- 902 第901章 901:众神会的炫酷科技(下)【求月
- 903 第902章 902:王太女【求月票】
- 904 第903章 903:我想要钉钉(上)【求月票】
- 905 第904章 904:我想要钉钉(下)【求月票】
- 906 第905章 905:重获人生第二春的董老医师(上
- 907 第906章 906:重获人生第二春的董老医师(下
- 908 第907章 907:医家就是这样的【求月票】
- 909 第908章 908:砭石,诊籍【求月票】
- 910 第909章 909:猎医【求月票】
- 911 第910章 910:收一收【求月票】
- 912 第911章 910:兼祧两姓(上)【求月票】
- 913 第912章 912:兼祧两姓(下)【求月票】
- 914 第913章 913:祈妙,奇妙【求月票】
- 915 第914章 914:女医【求月票】
- 916 第915章 915:一次性粮种【求月票】
- 917 第916章 916:龚骋,公西仇【求月票】
- 918 第917章 917:让你看看我的套路【求月票】
- 919 第918章 918:不要中间商赚差价【求月票】
- 920 第919章 919:元凰五年(上)【求月票】
- 921 第920章 920:元凰五年(中)【求月票】
- 922 第921章 921:元凰五年(下)【求月票】
- 923 第922章 922:元凰五年(下2)【求月票】
- 924 第923章 923:元凰五年(下3)【求月票】
- 925 第924章 924:元凰五年(下4)【求月票】
- 926 第925章 925:元凰五年(下5)【求月票】
- 927 第926章 926:元凰五年(下6)【求月票】
- 928 第927章 927:元凰五年(下7)【求月票】
- 929 第928章 928:即墨昱之死【求月票】
- 930 第929章 929:大哥侄儿,你死得好惨【求月票
- 931 第930章 930:你们有病啊?【求月票】
- 932 第931章 931:监察御史都敢杀?【上】
- 933 第932章 932:监察御史都敢杀?(中)【求月
- 934 第933章 933:监察御史都敢杀?(下)【求月
- 935 第934章 934:金栗郡(上)【求月票】
- 936 第935章 935:金栗郡(中)【求月票】
- 937 第936章 936:金栗郡(下)【求月票】
- 938 第937章 937:做局(上)【求月票】
- 939 第938章 938:做局(中)【求月票】
- 940 第939章 939:做局(下)【二合一】
- 941 第940章 940:来龙去脉【三合一,求月票】
- 942 第941章 941:未婚先孕【求月票】
- 943 第942章 942:狭路相逢(上)【求月票】
- 944 第943章 943:狭路相逢(中)【求月票】
- 945 第944章 944:狭路相逢(下)【求月票】
- 946 第945章 945:叔侄相认【求月票】
- 947 第946章 946:投奔玛玛(上)【求月票】
- 948 第947章 947:投奔玛玛(中)【求月票】
- 949 第948章 948:投奔玛玛(下)【求月票】
- 950 第949章 949:二舅子来啦【求月票】
- 951 第950章 950:殴打(上)【求月票】
- 952 第951章 951:殴打(下)【求月票】
- 953 第952章 952:你确定他是侄子?【求月票】
- 954 第953章 953:这人,我见过的【求月票】
- 955 第954章 954:家门不幸,兄弟阋墙(上)【求
- 956 第955章 955:家门不幸,兄弟阋墙(下)【求
- 957 第956章 956:V我一成佣金【求月票】
- 958 第957章 957:“添头”的婚礼【求月票】
- 959 第958章 958:缔结【求月票】
- 960 第959章 959:先撩者贱(上)【求月票】
- 961 第960章 960:先撩者贱(中)【求月票】
- 962 第961章 961:先撩者贱(下)【求月票】
- 963 第962章 962:弃养【求月票】
- 964 第963章 963:铲屎官发疯【求月票】
- 965 第964章 964:兄“友”弟“恭”【求月票】
- 966 第965章 965:狼和狗【求月票】
- 967 第966章 966:逃犯刺青【求月票】
- 968 第967章 967:茶肆老板娘【求月票】
- 969 第968章 968:外援【求月票】
- 970 第969章 969:番外慎订少年恶谋【求月票】
- 971 第970章 970:来得早,不如来得巧(上)【求
- 972 第971章 971:来得早,不如来得巧(中)【求
- 973 第972章 972:来得早,不如来得巧(下)【求
- 974 第973章 973:冲咱仨来的(上)【求月票】
- 975 第974章 974:冲咱仨来的(中)【求月票】
- 976 第975章 975:冲咱仨来的(下)【求月票】
- 977 第976章 976:元良,你听我狡辩(上)【求月
- 978 977:元良,你听我狡辩(中)【求月票】
- 979 978:元良,你听我狡辩(下)【求月票】
- 980 979:哄好了(上)【求月票】
- 981 980:哄好了(下)【求月票】
- 982 981:截粮(上)【求月票】
- 983 982:截粮(中)【求月票】
- 984 983:截粮(下)【求月票】
- 985 984:烧,烧得再大一些【求月票】
- 986 985:加了料的【沉水入火】
- 987 986:自今起,扬名天下【求月票】
- 988 987:钱都给你,祖上阔过【求月票】
- 989 988:现杀取“墨”【求月票】
- 990 989:共叔武的武者之意(上)【求月票】
- 991 990:共叔武的武者之意(中)【冬至安康】
- 992 991:共叔武的武者之意(下)【求月票】
- 993 992:似乎是活死人?(上)【求月票】
- 994 993:似乎是活死人?(中)【求月票】
- 995 994:似乎是活死人?(下)【求月票】
- 996 995:哭丧哭早了【求月票】
- 997 996: 公西旧族地,山海圣地(上)【求月票】
- 998 997:公西旧族地,山海圣地(下)【求月票】
- 999 998:桃源秘密,末日遗民【求月票】
- 1000 999:邪神和邪教徒【三合一,求保底月票】
- 1001 1000:腹背受敌啊【元旦快乐,求月票】
- 1002 1001:无贤,失礼,失义,失子(上)【求月票】
- 1003 1002:无贤,失礼,失义,失子(下)【求月票】
- 1004 1003:给吴贤一点儿小小震撼【求月票】
- 1005 1004:窃钩者诛,窃国者侯【求月票】
- 1006 1005:都想浑水摸鱼啊【求月票】
- 1007 1006:狗在猫窝圈地盘【求月票】
- 1008 1007:倒打一耙【求月票】
- 1009 1008:梅氏惊鹤【求月票】
- 1010 1009:国主驾崩【求月票】
- 1011 1010:射星关失守【求月票】
- 1012 1011:墨家的爆炸艺术(上)【求月票】
- 1013 1012:墨家的爆炸艺术(中)【求月票】
- 1014 1013:墨家的爆炸艺术(下)【求月票】
- 1015 1014:墨家的爆炸艺术(下2)【求月票】
- 1016 1015:墨家的爆炸艺术(下3)【求月票】
- 1017 1016:墨家的爆炸艺术(完)【求月票】
- 1018 1017:孤岛计划【三合一,求月票】
- 1019 1018:北漠汉尼拔(上)【求月票】
- 1020 1019:北漠汉尼拔(中)【求月票】
- 1021 1020:北漠汉尼拔(下)【求月票】
- 1022 1021:那你先自杀一个看看【求月票】
- 1023 1022:请君入瓮【求月票】
- 1024 1023:万事俱备,只差军功【求月票】
- 1025 1024:云达之死(上)【求月票】
- 1026 1025:云达之死(中)【求月票】
- 1027 1026:云达之死(下)【求月票】
- 1028 1027:龚骋之死(上)【求月票】
- 1029 1028:龚骋之死(中)【求月票】
- 1030 1029:龚骋之死(下)【求月票】
- 1031 1030:我背东南,不见先祖【求月票】
- 1032 1031:十二年之期【求月票】
- 1033 1032:我觉得漠州更好听(上)【求月票】
- 1034 1033:我觉得漠州更好听(下)【求月票】
- 1035 1034:我想他们当个人【求月票】
- 1036 1035:共叔女王,前未婚妻(上)【求月票】
- 1037 1036:共叔女王,前未婚妻(下)【求月票】
- 1038 1036:说客【求月票】
- 1039 1038:那是前夫哥【求月票】
- 1040 1039:哦哦哦哦哦~【除夕快乐】
- 1041 1040:崔氏父女【求月票】
- 1042 1041:流最多的泪,放最狠的话【求月票】
- 1043 1042:又是故人(上)【求月票】
- 1044 1043:又是故人(下)【求月票】
- 1045 1044:给人整不会了【求月票】
- 1046 1045:干柴烈火【求月票】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908章 908:砭石,诊籍【求月票】
第908章 908:砭石,诊籍【求月票】
第908章 908:砭石,诊籍【求月票】
“不管如何,还是要恭喜董老。”
尽管沈棠也不清楚医家圣殿为何在这个节骨眼选择董老医师,由其开启,但总归是一件好事。此前还操心董老医师上了年纪,如今他返老还童,还能发光发热好多年。
董老医师却冲着沈棠行了大礼。
沈棠大惊:“董老这是作甚?”
忙上前将他扶起,又给看傻眼的董老孙子使眼色,少年才恍然初醒,跟着行礼。
沈棠:“……”
董老医师这孙子确实不太聪明。傻憨憨的,跟着行礼干嘛,搀扶他家老爷子埃
“不不不,这一礼沈君值得。”
董老医师态度莫名坚决,沈棠只能任由他将这个礼行完,无奈道:“董老这就让我受之有愧了,不管是苦修行医那十五年,还是梦中考核那五年,我可没什么功劳。真要说,也就是搜罗一些医书,但这是为了让董老能更好授学,让徒子徒孙效力随军……”
这是一笔回报率惊人的投资。
她的付出都是为了最后的收益。
真要计较起来,也是她占了大便宜。
倘若是别的冤大头,她得了便宜还要卖个乖,这一礼不仅要厚着脸皮收下,还要PUA一下对方,让对方死心塌地卖命,但行礼之人是董老医师,她多少还要点脸。
“沈君的功劳怕是比老夫这些微末努力,更加重要。”董老医师开口打断沈棠想说话的动作,道,“沈君莫急,听老夫说——论天赋,曾被恩师怒极骂作‘榆木疙瘩’,跟那些三五岁便认得千百种药材的奇才无法比;论资历,曾有杏林圣手从三岁学医到百岁寿终,而老夫从十七岁当学徒开始算,至今也才短短四十九年,不及人家半数;论名声,仅是半个野路子出身,多年来不择病患,靠着受了老夫一点好处的穷苦人家赏脸传扬,勉强攒下一点虚名;论医术,仅在西北一地,比老夫好的不下百千人。”
他入行这么多年,一直给庶民看病,有时候还不要诊金、倒贴药钱。难道是他不想去给权贵看诊,不想出诊一次就拿到诊金百千?是他不想要拿庶民的诊金和药钱?
他想啊!
权贵富户的门,他进不去。
人家不信任他,他看不了。
少有几个找他看的,基本都是走投无路来碰运气的。相较于找他这个半路出家的赤脚铃医,人家更乐意去寺庙烧香拜佛。
庶民手中也实在没诊金,但凡他们手中有点余钱,请得起铃医,也不至于一场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拖到病入膏肓、药石罔效,最后应硬生生拖进棺材——哦,他们甚至买不起一口棺材,条件好点儿还能裹上一张草席,穷得家徒四壁的,只能草草埋进土。
他学医的初心不是为了救死扶伤,只想学一门手艺谋生,侍奉双亲,只是结果事与愿违。叹息:“论医德,老夫也惭愧。”
天赋、资历、名声、医术乃至医德,他不明白自己究竟比其他杏林圣手强哪里?
天下名医皆入医署,医署那些医官,哪个不比他更有资格开启医家圣殿大门?
在他之前,世上有多少名医?
中间究竟差在哪里?
为何偏偏会是他董道?
董老医师望着眼前的年轻国主,他的皮囊恢复了青春,但岁月在他双眸沉淀下来的沧桑却未洗去。在底层混迹多年,经历人生百态,有些东西可能比沈棠身边的智囊琢磨得更透:“沈君,这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馅饼,若有,肯定是有人在上面丢的。”
沈棠摇头:“那也与我无关。”
董老医师道:“或许真是沈君。”
沈棠:“……”
但她只会用言灵化饼和给人画饼。
他说起故事:“十数年前,有高官府上郎君身患怪疾,甚至惊动医署太医令亲自登门看诊,仍无所获。恰逢此时,老夫人身边婢女的叔婶来探望,婢女闲谈提及此事,叔婶记起邻居有个孩子曾患上相似症状的怪病,最后被路过铃医所救。婢女再三确认为真,大喜,告知老夫人。府上主人当即派人去村中打听,这才将最后希望寄托铃医。”
“沈君也听出来了,这名铃医便是老夫。老夫当时也以为机缘成熟,治好府上郎君,或许能借着机会,由对方写一封举荐信进入医署……只是……”董老医师的脸色莫名有些难看起来,他语气不悦,“民间有句俗语,榻上看医为医,塌下看医为狗。”
医者地位真不高。
巫医不分家的时候,医的地位不低,之后又有儒医,通俗来说就是士人去学医。
可这种行为并不被世人理解。
甚至有士人因医而被贬为方技之流。士人从医尚如此,何况他还出身底层呢?
他医治好这家郎君身上的怪疾,也存着一战成名的心思,连一国官署太医令都束手无策的顽疾却在他手中痊愈。这也算救命之恩,这家主人是朝中高官,连太医令都能请动,若能举荐一回,给自己一个机会,他一定能进入医署,如此儿孙也能改了跟脚。
在这个人均寿命不长的世道,董老医师也没想着荣华富贵,只是放不下失怙失恃的年幼孙儿。当他厚着脸皮委婉提出这个请求,那位高官先是错愕一瞬,跟着尽数化为刺人的讥嘲和轻蔑。作为大人物,高官没直言拒绝,也没给下许诺,只让诊金厚一成。
第二日,借口府上有贵客临门。
让管事送上诊金,恭恭敬敬请出去。
董老医师心知希望不大,但仍抱着一丝希望,在附近徘徊了两日,想蹲人,终于蹲到那位高官休沐回府,随行还有两名同僚。当董老医师想上前喊住马车,还未靠近就被护卫推开,动静惊动了车厢内的人物。
高官撩起车厢珠帘,眼神冰冷。
瞥了一眼,冷淡放下。
董老医师手肘被撞得破皮,疼意还未缓解便听到车厢内传来高官同僚的询问。
【拦路是谁?瞧装扮,是有冤情?】
高官淡声:【不是,方技之流。】
同僚听出他话中的不喜,问:【你府上小郎不是病愈了?怎么还有医工上门?】
同僚以为董老医师也是来碰运气的。
这种听到谁家怪病就不请自来的,本事或许没多少,但肯定存了扬名图财心思。
高官道:【就是他医好的。】
同僚诧异:【那为何会……】
【他医术是不错,只可惜心术不正,欲挟恩图报入医署。找踏脚石居然找到本官头上,这些方技之流,无怪乎惹人生厌。】
同僚没想到会是如此。
他不认识董老医师,但认识同僚。
自然更相信同僚的话。
【可惜,有医术却无医德。】
高官笑了笑:【是啊,下等医。吾儿患的是怪疾,来得突兀,是不是此人治好得还不好说呢。连天下名医之首的医署太医令都不曾听闻的病,区区铃医之流,怎么治得好?家母在吾儿病愈之前,给庙宇捐三千银,法会办了三场,必是神佛保佑。】
下等医!
简简单单三个字,便让人如坠冰窖。董老医师的心从未有一日像这天这般动摇,甚至萌生弃医的心思。回去枯坐了一夜,发现自己除了这一身医术,并无其他特长。
他甚至不能像祖辈一样种田。
当年父亲病故,家中没有分文还欠债,债主听说此事上门讨债,生怕走慢两步就成坏账。彼时还是三伏天,遗体发臭被拦着无法入土,母亲只好忍痛将几亩薄田卖掉还清债,这事也成了她的心结,没两年去了,临终前拉着他手不住道歉。若这些田还在,他还有退路,不当铃医还能去种田,但田被卖了,他行医多年也没攒下钱去买田……
天亮了,他继续当个【下等医】。
内心彻底绝了此前的念头。
只能给庶民看病也好,饿不死就行。 董老医师的故事让沈棠沉默好一会儿,直到他叹气说:“听闻言灵文章之中,有一句是‘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沈君,医工一直被认定为方技之流。”
沈棠驳斥:“它不是1
医闹也不能这么闹!
救人救命的时候恨不得给人下跪,病愈之后极尽诋毁,还将病愈归咎于三千银办的三场法会……沈棠不是很懂这种奇葩逻辑。能做到高官位置的,脑子应该可以埃
董老医师笑容带着几分释然。
“是啊,沈君说它不是。”
他活了这么多年,什么人说真话,什么人说假话,什么人说违心之言,他还是有些判断的。董老医师认识北啾,也在医馆听病患谈及载着她上值下值的“坐骑”,知道她作为女性墨者却有类似武胆言灵的变化手段。既然工匠能如此,医工如何不能呢?
又好比林风这些能修炼的女君。
“所以,这一礼,沈君值得。”董老医师说着又行一礼,他的孙子急忙跟上。
“心意我心领了,只是董老毕竟上了年岁……”一身老胳膊老腿就别折腾了,他要行礼还是磕头,让孙子代为执行就行。完全忽视了董老医师重返青春的年轻面貌。
她也不知道为什么。
得知青年竟是董老医师,她就很难再扭转对方在自个儿心中的形象,总觉得他身体很脆,她错开话题:“文士、武者和墨者都有专属的信物,董老如今入了医家,还开启圣殿,应该也有这些吧?可否开开眼?”
尽管董老医师跟北啾一样都是开启圣殿之人,但他对自身能力的掌控显然比北啾好得多,那些题没有白刷。不需要沈棠帮忙引导,只需说一下具体操作,他便能化出。
因为不习惯,费了好大劲儿。
沈棠看着他化出的东西沉默了。
她的身体比牛还壮实,这些年只有几次小病,军医开两贴药就好,根本没见过这个时代治疗疾病的用具。在她的记忆中,针灸的针应该是电视剧那种金针银针才对。
结果——
“这是什么?”
沈棠指着他手中的石块。
石块巴掌大,扁平状,正面刻着“大医精诚”四个线条匀净、行笔圆转的篆书,背面刻着“董氏行道”四个字。除了这块石头,他手中还有一本空白的“无字书”……
新职业信物都是两件起步,沈棠羡慕。
“沈君,这是砭石。”
董老医师心中有所感应。
这块“砭石”又化作了石针。
褚曜道:“砭,以石刺病也。”
沈棠看看石针,又看了看褚曜,这跟她以为的不一样:“不应该是金针银针?”
医士行医不用金针银针用石针?
董老医师和褚曜都被她问题干沉默了,褚曜轻咳着纠正自家主公离谱的错误:“所谓‘药石罔效’就是药剂与砭石二物。”
主公也不想想董老医师被顾池捡回去是什么模样和经济状态,衣裳打了二十多个补丁还舍不得换新衣,浑身上下别说金银做的针具,就是铜板,他也摸不出几个……
沈棠:“……”
好一会儿,她扭头问董老医师。
“董老施针可还缺一套金针?”
董老医师憋出一句:“不用……”
金针怎么能拿来救人呢?
沈棠:“???”
当下的冶炼技术不高,金针这玩意儿还真不能用来救人,董老医师倒是在做梦的时候考到施针操作。只可惜梦境始终是梦境,其他地方医术发展好点,倒是会不同。
沈棠:“……”
这就触及到知识盲区了。
她果断转移话题。
“这本无字天书又是什么?”
董老医师耐心十足:“是‘诊籍’。”
沈棠眼神清澈而懵懂。
他道:“就是写病案的册子。”
碰到什么疑难杂症可以记录上去。
册子还有专门记录药剂的地方。
这两样都是好东西。
他很满足,但沈棠却觉得这跟董老医师五年考试相比,付出和收获有些不成比。
“非攻”和“兼爱”也是辅助用品,但墨者入门门槛并没有医士那么变态严苛。
北啾她们还能化出挖掘机呢。
医家作为与之并列的圣殿之一,不可能就给一块可以变化石针的石头,一本可以无限书写病案药剂的书吧?这两样不能说一无是处,但价值确实不多。
沈棠腹诽:“医家圣殿可真小气。”
“自然不止如此。”
董老医师抬手凝气。
这次比上一次顺利许多。
气息化作数枚碧绿色长针。
|ω`)
因医而贬为技流的士人是孙思邈,曾中进士。
这话是朱熹说的。
国庆节没有出去看人从众,去了健身房狂练一身汗。
PS:这个月的月票活动帖子白天已经开了,审核通过还挺快的,应该还有一百个不到的名额,先到先得。
(本章完)
“不管如何,还是要恭喜董老。”
尽管沈棠也不清楚医家圣殿为何在这个节骨眼选择董老医师,由其开启,但总归是一件好事。此前还操心董老医师上了年纪,如今他返老还童,还能发光发热好多年。
董老医师却冲着沈棠行了大礼。
沈棠大惊:“董老这是作甚?”
忙上前将他扶起,又给看傻眼的董老孙子使眼色,少年才恍然初醒,跟着行礼。
沈棠:“……”
董老医师这孙子确实不太聪明。傻憨憨的,跟着行礼干嘛,搀扶他家老爷子埃
“不不不,这一礼沈君值得。”
董老医师态度莫名坚决,沈棠只能任由他将这个礼行完,无奈道:“董老这就让我受之有愧了,不管是苦修行医那十五年,还是梦中考核那五年,我可没什么功劳。真要说,也就是搜罗一些医书,但这是为了让董老能更好授学,让徒子徒孙效力随军……”
这是一笔回报率惊人的投资。
她的付出都是为了最后的收益。
真要计较起来,也是她占了大便宜。
倘若是别的冤大头,她得了便宜还要卖个乖,这一礼不仅要厚着脸皮收下,还要PUA一下对方,让对方死心塌地卖命,但行礼之人是董老医师,她多少还要点脸。
“沈君的功劳怕是比老夫这些微末努力,更加重要。”董老医师开口打断沈棠想说话的动作,道,“沈君莫急,听老夫说——论天赋,曾被恩师怒极骂作‘榆木疙瘩’,跟那些三五岁便认得千百种药材的奇才无法比;论资历,曾有杏林圣手从三岁学医到百岁寿终,而老夫从十七岁当学徒开始算,至今也才短短四十九年,不及人家半数;论名声,仅是半个野路子出身,多年来不择病患,靠着受了老夫一点好处的穷苦人家赏脸传扬,勉强攒下一点虚名;论医术,仅在西北一地,比老夫好的不下百千人。”
他入行这么多年,一直给庶民看病,有时候还不要诊金、倒贴药钱。难道是他不想去给权贵看诊,不想出诊一次就拿到诊金百千?是他不想要拿庶民的诊金和药钱?
他想啊!
权贵富户的门,他进不去。
人家不信任他,他看不了。
少有几个找他看的,基本都是走投无路来碰运气的。相较于找他这个半路出家的赤脚铃医,人家更乐意去寺庙烧香拜佛。
庶民手中也实在没诊金,但凡他们手中有点余钱,请得起铃医,也不至于一场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拖到病入膏肓、药石罔效,最后应硬生生拖进棺材——哦,他们甚至买不起一口棺材,条件好点儿还能裹上一张草席,穷得家徒四壁的,只能草草埋进土。
他学医的初心不是为了救死扶伤,只想学一门手艺谋生,侍奉双亲,只是结果事与愿违。叹息:“论医德,老夫也惭愧。”
天赋、资历、名声、医术乃至医德,他不明白自己究竟比其他杏林圣手强哪里?
天下名医皆入医署,医署那些医官,哪个不比他更有资格开启医家圣殿大门?
在他之前,世上有多少名医?
中间究竟差在哪里?
为何偏偏会是他董道?
董老医师望着眼前的年轻国主,他的皮囊恢复了青春,但岁月在他双眸沉淀下来的沧桑却未洗去。在底层混迹多年,经历人生百态,有些东西可能比沈棠身边的智囊琢磨得更透:“沈君,这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馅饼,若有,肯定是有人在上面丢的。”
沈棠摇头:“那也与我无关。”
董老医师道:“或许真是沈君。”
沈棠:“……”
但她只会用言灵化饼和给人画饼。
他说起故事:“十数年前,有高官府上郎君身患怪疾,甚至惊动医署太医令亲自登门看诊,仍无所获。恰逢此时,老夫人身边婢女的叔婶来探望,婢女闲谈提及此事,叔婶记起邻居有个孩子曾患上相似症状的怪病,最后被路过铃医所救。婢女再三确认为真,大喜,告知老夫人。府上主人当即派人去村中打听,这才将最后希望寄托铃医。”
“沈君也听出来了,这名铃医便是老夫。老夫当时也以为机缘成熟,治好府上郎君,或许能借着机会,由对方写一封举荐信进入医署……只是……”董老医师的脸色莫名有些难看起来,他语气不悦,“民间有句俗语,榻上看医为医,塌下看医为狗。”
医者地位真不高。
巫医不分家的时候,医的地位不低,之后又有儒医,通俗来说就是士人去学医。
可这种行为并不被世人理解。
甚至有士人因医而被贬为方技之流。士人从医尚如此,何况他还出身底层呢?
他医治好这家郎君身上的怪疾,也存着一战成名的心思,连一国官署太医令都束手无策的顽疾却在他手中痊愈。这也算救命之恩,这家主人是朝中高官,连太医令都能请动,若能举荐一回,给自己一个机会,他一定能进入医署,如此儿孙也能改了跟脚。
在这个人均寿命不长的世道,董老医师也没想着荣华富贵,只是放不下失怙失恃的年幼孙儿。当他厚着脸皮委婉提出这个请求,那位高官先是错愕一瞬,跟着尽数化为刺人的讥嘲和轻蔑。作为大人物,高官没直言拒绝,也没给下许诺,只让诊金厚一成。
第二日,借口府上有贵客临门。
让管事送上诊金,恭恭敬敬请出去。
董老医师心知希望不大,但仍抱着一丝希望,在附近徘徊了两日,想蹲人,终于蹲到那位高官休沐回府,随行还有两名同僚。当董老医师想上前喊住马车,还未靠近就被护卫推开,动静惊动了车厢内的人物。
高官撩起车厢珠帘,眼神冰冷。
瞥了一眼,冷淡放下。
董老医师手肘被撞得破皮,疼意还未缓解便听到车厢内传来高官同僚的询问。
【拦路是谁?瞧装扮,是有冤情?】
高官淡声:【不是,方技之流。】
同僚听出他话中的不喜,问:【你府上小郎不是病愈了?怎么还有医工上门?】
同僚以为董老医师也是来碰运气的。
这种听到谁家怪病就不请自来的,本事或许没多少,但肯定存了扬名图财心思。
高官道:【就是他医好的。】
同僚诧异:【那为何会……】
【他医术是不错,只可惜心术不正,欲挟恩图报入医署。找踏脚石居然找到本官头上,这些方技之流,无怪乎惹人生厌。】
同僚没想到会是如此。
他不认识董老医师,但认识同僚。
自然更相信同僚的话。
【可惜,有医术却无医德。】
高官笑了笑:【是啊,下等医。吾儿患的是怪疾,来得突兀,是不是此人治好得还不好说呢。连天下名医之首的医署太医令都不曾听闻的病,区区铃医之流,怎么治得好?家母在吾儿病愈之前,给庙宇捐三千银,法会办了三场,必是神佛保佑。】
下等医!
简简单单三个字,便让人如坠冰窖。董老医师的心从未有一日像这天这般动摇,甚至萌生弃医的心思。回去枯坐了一夜,发现自己除了这一身医术,并无其他特长。
他甚至不能像祖辈一样种田。
当年父亲病故,家中没有分文还欠债,债主听说此事上门讨债,生怕走慢两步就成坏账。彼时还是三伏天,遗体发臭被拦着无法入土,母亲只好忍痛将几亩薄田卖掉还清债,这事也成了她的心结,没两年去了,临终前拉着他手不住道歉。若这些田还在,他还有退路,不当铃医还能去种田,但田被卖了,他行医多年也没攒下钱去买田……
天亮了,他继续当个【下等医】。
内心彻底绝了此前的念头。
只能给庶民看病也好,饿不死就行。 董老医师的故事让沈棠沉默好一会儿,直到他叹气说:“听闻言灵文章之中,有一句是‘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沈君,医工一直被认定为方技之流。”
沈棠驳斥:“它不是1
医闹也不能这么闹!
救人救命的时候恨不得给人下跪,病愈之后极尽诋毁,还将病愈归咎于三千银办的三场法会……沈棠不是很懂这种奇葩逻辑。能做到高官位置的,脑子应该可以埃
董老医师笑容带着几分释然。
“是啊,沈君说它不是。”
他活了这么多年,什么人说真话,什么人说假话,什么人说违心之言,他还是有些判断的。董老医师认识北啾,也在医馆听病患谈及载着她上值下值的“坐骑”,知道她作为女性墨者却有类似武胆言灵的变化手段。既然工匠能如此,医工如何不能呢?
又好比林风这些能修炼的女君。
“所以,这一礼,沈君值得。”董老医师说着又行一礼,他的孙子急忙跟上。
“心意我心领了,只是董老毕竟上了年岁……”一身老胳膊老腿就别折腾了,他要行礼还是磕头,让孙子代为执行就行。完全忽视了董老医师重返青春的年轻面貌。
她也不知道为什么。
得知青年竟是董老医师,她就很难再扭转对方在自个儿心中的形象,总觉得他身体很脆,她错开话题:“文士、武者和墨者都有专属的信物,董老如今入了医家,还开启圣殿,应该也有这些吧?可否开开眼?”
尽管董老医师跟北啾一样都是开启圣殿之人,但他对自身能力的掌控显然比北啾好得多,那些题没有白刷。不需要沈棠帮忙引导,只需说一下具体操作,他便能化出。
因为不习惯,费了好大劲儿。
沈棠看着他化出的东西沉默了。
她的身体比牛还壮实,这些年只有几次小病,军医开两贴药就好,根本没见过这个时代治疗疾病的用具。在她的记忆中,针灸的针应该是电视剧那种金针银针才对。
结果——
“这是什么?”
沈棠指着他手中的石块。
石块巴掌大,扁平状,正面刻着“大医精诚”四个线条匀净、行笔圆转的篆书,背面刻着“董氏行道”四个字。除了这块石头,他手中还有一本空白的“无字书”……
新职业信物都是两件起步,沈棠羡慕。
“沈君,这是砭石。”
董老医师心中有所感应。
这块“砭石”又化作了石针。
褚曜道:“砭,以石刺病也。”
沈棠看看石针,又看了看褚曜,这跟她以为的不一样:“不应该是金针银针?”
医士行医不用金针银针用石针?
董老医师和褚曜都被她问题干沉默了,褚曜轻咳着纠正自家主公离谱的错误:“所谓‘药石罔效’就是药剂与砭石二物。”
主公也不想想董老医师被顾池捡回去是什么模样和经济状态,衣裳打了二十多个补丁还舍不得换新衣,浑身上下别说金银做的针具,就是铜板,他也摸不出几个……
沈棠:“……”
好一会儿,她扭头问董老医师。
“董老施针可还缺一套金针?”
董老医师憋出一句:“不用……”
金针怎么能拿来救人呢?
沈棠:“???”
当下的冶炼技术不高,金针这玩意儿还真不能用来救人,董老医师倒是在做梦的时候考到施针操作。只可惜梦境始终是梦境,其他地方医术发展好点,倒是会不同。
沈棠:“……”
这就触及到知识盲区了。
她果断转移话题。
“这本无字天书又是什么?”
董老医师耐心十足:“是‘诊籍’。”
沈棠眼神清澈而懵懂。
他道:“就是写病案的册子。”
碰到什么疑难杂症可以记录上去。
册子还有专门记录药剂的地方。
这两样都是好东西。
他很满足,但沈棠却觉得这跟董老医师五年考试相比,付出和收获有些不成比。
“非攻”和“兼爱”也是辅助用品,但墨者入门门槛并没有医士那么变态严苛。
北啾她们还能化出挖掘机呢。
医家作为与之并列的圣殿之一,不可能就给一块可以变化石针的石头,一本可以无限书写病案药剂的书吧?这两样不能说一无是处,但价值确实不多。
沈棠腹诽:“医家圣殿可真小气。”
“自然不止如此。”
董老医师抬手凝气。
这次比上一次顺利许多。
气息化作数枚碧绿色长针。
|ω`)
因医而贬为技流的士人是孙思邈,曾中进士。
这话是朱熹说的。
国庆节没有出去看人从众,去了健身房狂练一身汗。
PS:这个月的月票活动帖子白天已经开了,审核通过还挺快的,应该还有一百个不到的名额,先到先得。
(本章完)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