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431 080 歪打正着的毁灭
- 432 081 幕后黑手失算了
- 433 082 作战风格的改变
- 434 083 老查理一家
- 435 084 弗兰克人的谈判
- 436 085 讨价还价
- 437 086 弗兰克人的大悲剧
- 438 087 老查理的哭诉
- 439 088 海特拉的分析
- 440 089 万尼乌斯消失了
- 441 090 海特拉追丢了
- 442 091 百密一疏的伏击
- 443 092 终于伏击成了
- 444 093 迷惑和分赃
- 445 094 关门打狗
- 446 095 煮熟的鸭子飞了
- 447 096 日耳曼青年公社的战况
- 448 097 回家休整
- 449 098 凯撒的试探
- 450 099 战争议会的布局
- 451 100 技术瓶颈
- 452 101 海盗生意开始了
- 453 102 小卢库卢斯的理想(上)
- 454 103 小卢库卢斯的理想(中)
- 455 104 小卢库卢斯的理想(下)
- 456 105 万尼乌斯的要求
- 457 106 罗马贵族的眼光
- 458 107 贵族和平民
- 459 108 建筑队入手
- 460 109 勇者斗恶龙的游戏
- 461 110 神谕降临和决战计划
- 462 111 山雨欲来风满楼
- 463 112 染血的铁冠
- 464 001 内战爆发的消息
- 465 002 倾巢出动
- 466 003 海特拉的分析
- 467 004 开战前先拉俩垫背的
- 468 005 山精的伟力
- 469 006 都和想的不一样
- 470 007 第一次会战的解决
- 471 008 胜利的收获和对未来的妄想
- 472 009 月对日,果对瓜,充愣对装傻
- 473 010 小部族的生存之道
- 474 011 所谓人心
- 475 012 万尼乌斯的致命弱点
- 476 013 有关神眷的若干传统
- 477 014 苍狼后裔
- 478 015 纵狼出山
- 479 016 战前准备
- 480 017 狼人之王的智慧
- 481 018 万尼乌斯的陷阱
- 482 019 假借谈判之名的行刺
- 483 020 不能破防,啥都白搭
- 484 021 栽赃陷害也是一门艺术
- 485 022 全面收缩的姿态
- 486 023 诸部族的家底
- 487 024 血战伊始
- 488 025 王对王
- 489 026 战局的变化
- 490 027 溃败和溃败后
- 491 028 惨胜
- 492 029 胜利之后的撤退
- 493 030 回撤重整
- 494 031 世界环境
- 495 032 信仰的转变 上
- 496 033 信仰的转变 下
- 497 034 官僚体系和教育体系的初步确立
- 498 035 高卢人又要闹事了
- 499 036 万尼乌斯的处置
- 500 037 双边会谈
- 501 038 高卢战争又开始了
- 502 039 万尼乌斯大学的实习生
- 503 040 天下大势
- 504 041 公务员、联赛和高等数学
- 505 042 两项大工程
- 506 043 春季攻势的开端
- 507 044 塞姆诺内斯人的底蕴
- 508 045 谈判 1
- 509 046 谈判 2
- 510 047 大军开拔
- 511 048 寻求庇护的难民
- 512 049 改换门庭就是这么简单
- 513 050 塞姆诺内斯人的动向
- 514 051 塞姆诺内斯阻击战
- 515 052 决战前的约定
- 516 053 万尼乌斯的作战计划
- 517 054 决战之日
- 518 055 不明真相的群众
- 519 056 挤车过猛是要倒大霉的
- 520 057 胜利之后的杀戮
- 521 058 故弄玄虚的艺术
- 522 059 分赃的方式
- 523 060 不必提起的麻烦事
- 524 061 日耳曼地区的战后格局
- 525 062 国家奴隶的分配和安定
- 526 063 刘姥姥进大观园
- 527 064 贸易协定和战略变化
- 528 065 去小亚细亚的计划 .
- 529 066
- 530 067 撒谎不能说假话
- 531 068 偷鸡不成蚀把米
- 532 069 所谓的谈判就是嘴炮啊
- 533 070 开分基地的构想
- 534 071 日耳曼人的新据点
- 535 072 我能一个打十个
- 536 073 参见国王陛下的方法
- 537 074 雇佣兵头子
- 538 075 万尼乌斯的提议
- 539 076 我才不服万尼乌斯那家伙呢
- 540 078 股份制公司
- 541 078 雇佣兵改制
- 542 079 法尔纳西斯大爷你要闹哪样
- 543 080 一波猪突流是行不通的
- 544 081 战争的善后事宜怎么能这么草率
- 545 082 顺利的卷款潜逃
- 546 083 解决一下内部问题
- 547 084 形式一派大好,不是小好
- 548 085 来自罗马的警告
- 549 086 国家政策方向的改变
- 550 087 日耳曼王国布局开始
- 551 088 比尔及作战计划
- 552 089 和卢库卢斯的私会
- 553 090 敖德萨的自治计划
- 554 091 严冬的另一个好处
- 555 092 骰子已经掷出
- 556 罗马内战大致进程
- 557 001 名正则言顺
- 558 002 兵不血刃的席卷比尔及
- 559 003 波培娅的交涉
- 560 004 比尔及人的突袭
- 561 005 一次征粮引发的流血冲突
- 562 006 战争总动员
- 563 007 比尔及战役
- 564 008 战争过后应该嘴炮
- 565 009 高卢人的内战
- 566 010 军事同盟的前提条件
- 567 011 不列颠实力初探
- 568 012 穿越千年的大波波
- 569 013 敖德萨共和国的发展
- 570 014 不列颠诸部族联军
- 571 015 不列颠式的战力展示
- 572 016 康林纽斯的提议
- 573 017 高卢的战局
- 574 018 最后的谈判
- 575 019 千秋万代的基业
- 576 020 万尼乌斯对凯撒的要求
- 577 021 预料之外的妻子
- 578 022 新婚之夜
- 579 023 染血的新婚之夜
- 580 024 万尼乌斯的处置
- 581 025 厄尔维几人的站队问题
- 582 026 越过罗唐纳斯河
- 583 027 笨拙的第一次攻城
- 584 028 突如其来的胜利
- 585 029 总而言之盟友都是墙头草
- 586 030 用于震慑盟友的战斗计划
- 587 031 厄尔维几人的胜利
- 588 032 摧枯拉朽
- 589 033 援军的到来
- 590 034 阿罗布洛及斯人的投靠
- 591 035 马西利亚人的反应
- 592 036 禁卫军团的骚乱 上
- 593 037 禁卫军团的骚乱 下
- 594 038 阿尔比西的笨蛋使节
- 595 039 野地里的拖延战
- 596 040 高卢同盟军的用途
- 597 041 万尼乌斯攻城大法
- 598 042 马西利亚人的降服
- 599 043 罗马来的送死者
- 600 044进军罗马的大好时机
- 601 045解放者万尼乌斯
- 602 046 尼斯城外的遭遇战
- 603 047 局部的胜利
- 604 048 最有价值的猎物跑了
- 605 049皮洛士式的胜利
- 606 050战胜罗马的大战略
- 607 051 万尼乌斯的斯巴达克斯计划
- 608 052尼斯攻城战上
- 609 053尼斯攻城战中
- 610 054 尼斯攻城战 下
- 611 055刺杀事件的真相
- 612 056 诱敌深入的血腥计划
- 613 057阴魂不散的第六军团
- 614 058大家都在布局玩
- 615 059 万尼乌斯要溜了
- 616 060决战在即
- 617 061 战云密布雷声催
- 618 062 短兵相接尸成堆
- 619 063 第二线的交锋
- 620 064 真正的作战计划
- 621 065 大战之后诸多事宜
- 622 066 反罗马大联盟
- 623 067 休养生息的决意
- 624 068 第一次日内瓦会议
- 625 069 生产和战斗都要准备好
- 626 070 所谓和平不过是个美好的期望而已
- 627 071 勇者斗恶龙的传说
- 628 072 网络游戏策划的三大特长
- 629 073 二次进军意大利
- 630 074 罗马妹子也可以很可怕
- 631 075 小两口吵架
- 632 076 凯撒之死
- 633 077 色雷斯王国的成立
- 634 078 自古以来政治就是肮脏的 上
- 635 079 自古以来政治就是肮脏的 下
- 636 080 大局就这么平稳下来了
- 637 081 新世界的开端
- 638 罗马内战大致进程
隐藏
显示工具栏
090 海特拉追丢了
090 海特拉追丢了
~.< 书海阁 >-~ 090海特拉追丢了
万尼乌斯的军队消失了,只有两种可能,但这两种可能仔细分析起来都不太可能。
趁着夜色,万尼乌斯袭击并消灭了所有五支被派出去监视他的塞姆诺内斯斥候小队,然后连夜拔营行军,跑到了一个足够远的距离——很可能已经到达岔路口,甚至已经开始北上了。
但趁夜逃窜姑且不说,趁着夜色一口气消灭掉全部五支斥候小队这种事情怎么可能?万尼乌斯又不是无所不能的神灵,不可能清楚的知道每一支斥候小队的位置并作出针对性的袭击。
而如果万尼乌斯派遣大量人手反向搜山并围攻斥候小队,那动静必然也小不了。而五支斥候小队每个小队都有七八人,所有人员都是一时之选的精英,还有弗兰克老兵带路,怎么也不至于连大规模的围攻都察觉不了。再加上趁着夜色,不要说是三四十名老战士,就算是三四十头羊,也总该能够逃出来那么三两只吧!
所以,这种连夜转移的行为,虽然听起来很有道理,可最基本的基础即“趁夜袭击并消灭了全部斥候小队”就不可能成立——除非……
这么想着,海特拉就忍不住看了看身边的人——弗兰克人的大首领可在自己这边做人质,弗兰克人怎么可能和万尼乌斯合作?
排除了这种可能,就剩下另一种可能了——万尼乌斯是今天早晨的时候突然行动的——之前被北方部族联盟和芬尼人的军队围攻的时候,他也是这么干的!
天已经开始亮的时候发动反击,即便斥候们发觉了,逃离了,也很难逃过训练有素的山林战士的追杀——而万尼乌斯麾下的阿累夷人,正是远近闻名的山地战好手。
全部消灭了跟在后面的斥候部队之后,万尼乌斯立即率领大军撤退——甚至,很可能在派出阿累夷战士消灭斥候的时候,万尼乌斯的大军已经开始了撤退。
可如果是这样的话,他们就没走多久——前去查看情况的斥候也不会回报说“万尼乌斯的大军消失了”这种蠢话!事实上,斥候们只要再快点往前多跑跑,应该就能看到万尼乌斯的军队撤退的痕迹了。
可被派出去的斥候也不是新人或者没脑子的蠢货,他们不至于连这么点常识都不知道——如果斥候说万尼乌斯的大军消失了,那就代表万尼乌斯的军队至少不在谷道上面斥候们短时间能够追上的地方。
而这种判断又和“万尼乌斯没走多远”矛盾……
所以……
所以真实情况是,万尼乌斯确实没走多远,只不过他率领大军上了谷道两边的山坡,埋伏起来了!
只有这样,才符合目前的情况——为了追上万尼乌斯的大军,斥候们只是在谷道两旁有灌木掩护的地方迅速前进,侦查情况,并没有更进一步的上山坡查看,所以无法发现万尼乌斯埋伏起来的军队也是有可能的。
而且,这种推测也符合万尼乌斯的性格——按照之前和万尼乌斯交手的几次经过来看,万尼乌斯是属于那种拼命占便宜,宁死不吃亏,而且喜欢冒险的首领——自己率领着一支军队追在他身后,他要是不想找个机会把自己干掉才是怪事呢。
想到这里,海特拉笑了起来——要知道,自己麾下这两万五千战士里,也有一万人是来自西方靠近卡狄人领地的山区,要论山地战,并不见得真的比阿累夷人差多少——而万尼乌斯麾下能有多少阿累夷人?
“阿迪,洛姆,你们各带你们部里的战士,凑够五千人,分别从两边山上走,跟在我们的队伍后面。”说着,海特拉笑着看着其他的首领:“咱们也立即出发,去追万尼乌斯。”
“这……”听到这个命令,老查理顿时露出了惊讶的表情,“您是觉得,他们躲山上了?”
海特拉奇怪的看了老查理一眼——对方也是个老首领了,综合眼下的情况,不至于连这个都判断不出来吧?
“可是……”看到海特拉奇怪的眼神,老查理立即意识到自己装得有些过火了,连忙低下头,皱起眉,一副思索的样子,调整了一下心态才再次抬起头,一脸的不敢相信:“可咱们这边毕竟还有好几万人呢,他真敢停下来和咱们打?”
这句话打消了海特拉的怀疑——虽然弗兰克人和塞姆诺内斯人比起来算不了什么,可毕竟也是一个有三万多战士的中等规模的部族,虽然被万尼乌斯打败了一次但底蕴尤在,在心里对万尼乌斯仍旧抱有一定程度的轻视也是可以理解的。
这么想着,海特拉笑着点了点头:“别小看那个年轻人,老伙计。他可是敢带着不到两万人就一头杀进咱们腹地的家伙。”
不但敢杀进腹地,还敢杀进北方部族联盟的领地,之后穿过芬尼人的领地,再一头扎进塞姆诺内斯人的腹地——这种张狂的举动,就是当年把高卢人揍得满地爬的来自罗马的凯撒越过莱茵河炫耀武力的时候,也没干过。
不过,这一点,塞姆诺内斯人没对老查理说过,而老查理也乐意装傻,假装不知道这事,以为是万尼乌斯从卡塞斯山口杀出来的。
简单的达成一致之后,海特拉率领着剩下的一万五千名战士排列着松散的阵型,迅速的沿着谷道发起追击。
既然已经知道了万尼乌斯是埋伏在两侧的山上,那么万尼乌斯的第一波打击势必是用弓箭标枪发动的——尽管为了尽可能的真实,海特拉没有将这事告诉麾下的战士们,但还是让他们展散一点,有盔甲的把盔甲都穿戴好,有盾牌的也把盾牌拿好——对战士们而言,这是为了让他们尽可能的准备好随时可能发生的战斗,而对还特拉而言,这则是为了减少遭到突袭时的损失。
然而,很快的,海特拉就感到失望了——直到太阳升到了天空中,已经接近正午的时候,自己的队伍都没有遭到袭击,而两侧山坡上的战士们,也没有发现敌踪!
更加糟糕的是,很快的,就要到达那个分岔路口了!
海特拉渐渐的感觉自己的手心开始出汗了——自从他的儿子第一次在战场上斩下敌人的头颅之后,他的手心就再也没有出过汗——但是,这一次,恐怕又要关系到许多人的性命了。
如果自己判断失误,放跑了万尼乌斯,那个狡猾的家伙又会摧毁几个塞姆诺内斯人的分部?男人被杀光,女人孩子被劫掠,村镇被焚烧……
万尼乌斯并不知道,战争议会里也没人提醒他,他对敌人所做的事情,已经出格了——日耳曼诸部族之间的战争,大部分是比拼武力,点到为止,只有极少数有大仇的,才会摧毁村镇,将一整个部族彻底摧毁——而在对塞姆诺内斯人的战斗中,万尼乌斯正是采取了一副报血仇的姿态……
也正是因为如此,在万尼乌斯灭掉了塞姆诺内斯人的分部之后,塞姆诺内斯人拉拢北方部族联盟、东方部族联盟、芬尼人和苏约内斯人的时候,才轻松了许多——塞姆诺内斯人仔细的梳理了他们和万尼乌斯之间的关系,乃至和美因茨人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发现什么值得一提的血仇。
于是,塞姆诺内斯人不难得出结论,万尼乌斯采取这种做法,并不是为了复仇,而是他的天性如此——万尼乌斯是一个残暴嗜血、冷酷无情的首领。
从被毁灭的塞姆诺内斯分部成员的悲惨遭遇来看,这种推测是合乎情理的——也因此,目前所有加入了塞姆诺内斯人一边的部族,都无一例外的是在为了生存而战。
这才是北方部族联盟的老首领发下毒誓来欺骗万尼乌斯,宁愿赔上自己的性命也要弄死他的真正原因。
只不过,这种事情,并没有人告诉万尼乌斯。
万尼乌斯麾下的战士们,出于对万尼乌斯的崇拜,自然不会多嘴去问为什么要采取这种灭绝性的方式,而且灭了别人的村子还有媳妇分,也不是什么坏事。
而诸部族的老人们,则有各自的考虑。
长期以来,万尼乌斯一直都奉行着温和的政策,尽可能采取利诱的方式吸纳周边部族加入自己创建的联盟。
这样做的结果固然是使这个联盟越来越强大,但对于加盟的诸多部族而言却并不见得是什么好事——毕竟,他们的土地并没有增加,他们的权势也没有——尽管万尼乌斯所提供的技术使得他们可以用相同的土地养育更多的人,但那毕竟要多年以后才能看出效果。
可难道他们这么多部族抱成团,就是为了互相之间不打仗吗?这一点都不符合日耳曼人的天性!
就在这时,万尼乌斯第一次展露了他冷酷的一面——塞姆诺内斯人的分部被摧毁,男子被杀光,女人和孩子则被掠走……
尽管老人们觉得有些不合适,但也敏锐的发现了机会——万尼乌斯这种做派就意味着,他和塞姆诺内斯人之间是不可能和解了——那么,这个大联盟要做的就是彻底摧毁塞姆诺内斯人。
而摧毁了塞姆诺内斯人之后,战争议会加盟诸部所能得到的利益……
考虑到这一点,自然就没有人对万尼乌斯这种“不合适”的做法提出异议了。
~.< 书海阁 >-~
万尼乌斯的军队消失了,只有两种可能,但这两种可能仔细分析起来都不太可能。
趁着夜色,万尼乌斯袭击并消灭了所有五支被派出去监视他的塞姆诺内斯斥候小队,然后连夜拔营行军,跑到了一个足够远的距离——很可能已经到达岔路口,甚至已经开始北上了。
但趁夜逃窜姑且不说,趁着夜色一口气消灭掉全部五支斥候小队这种事情怎么可能?万尼乌斯又不是无所不能的神灵,不可能清楚的知道每一支斥候小队的位置并作出针对性的袭击。
而如果万尼乌斯派遣大量人手反向搜山并围攻斥候小队,那动静必然也小不了。而五支斥候小队每个小队都有七八人,所有人员都是一时之选的精英,还有弗兰克老兵带路,怎么也不至于连大规模的围攻都察觉不了。再加上趁着夜色,不要说是三四十名老战士,就算是三四十头羊,也总该能够逃出来那么三两只吧!
所以,这种连夜转移的行为,虽然听起来很有道理,可最基本的基础即“趁夜袭击并消灭了全部斥候小队”就不可能成立——除非……
这么想着,海特拉就忍不住看了看身边的人——弗兰克人的大首领可在自己这边做人质,弗兰克人怎么可能和万尼乌斯合作?
排除了这种可能,就剩下另一种可能了——万尼乌斯是今天早晨的时候突然行动的——之前被北方部族联盟和芬尼人的军队围攻的时候,他也是这么干的!
天已经开始亮的时候发动反击,即便斥候们发觉了,逃离了,也很难逃过训练有素的山林战士的追杀——而万尼乌斯麾下的阿累夷人,正是远近闻名的山地战好手。
全部消灭了跟在后面的斥候部队之后,万尼乌斯立即率领大军撤退——甚至,很可能在派出阿累夷战士消灭斥候的时候,万尼乌斯的大军已经开始了撤退。
可如果是这样的话,他们就没走多久——前去查看情况的斥候也不会回报说“万尼乌斯的大军消失了”这种蠢话!事实上,斥候们只要再快点往前多跑跑,应该就能看到万尼乌斯的军队撤退的痕迹了。
可被派出去的斥候也不是新人或者没脑子的蠢货,他们不至于连这么点常识都不知道——如果斥候说万尼乌斯的大军消失了,那就代表万尼乌斯的军队至少不在谷道上面斥候们短时间能够追上的地方。
而这种判断又和“万尼乌斯没走多远”矛盾……
所以……
所以真实情况是,万尼乌斯确实没走多远,只不过他率领大军上了谷道两边的山坡,埋伏起来了!
只有这样,才符合目前的情况——为了追上万尼乌斯的大军,斥候们只是在谷道两旁有灌木掩护的地方迅速前进,侦查情况,并没有更进一步的上山坡查看,所以无法发现万尼乌斯埋伏起来的军队也是有可能的。
而且,这种推测也符合万尼乌斯的性格——按照之前和万尼乌斯交手的几次经过来看,万尼乌斯是属于那种拼命占便宜,宁死不吃亏,而且喜欢冒险的首领——自己率领着一支军队追在他身后,他要是不想找个机会把自己干掉才是怪事呢。
想到这里,海特拉笑了起来——要知道,自己麾下这两万五千战士里,也有一万人是来自西方靠近卡狄人领地的山区,要论山地战,并不见得真的比阿累夷人差多少——而万尼乌斯麾下能有多少阿累夷人?
“阿迪,洛姆,你们各带你们部里的战士,凑够五千人,分别从两边山上走,跟在我们的队伍后面。”说着,海特拉笑着看着其他的首领:“咱们也立即出发,去追万尼乌斯。”
“这……”听到这个命令,老查理顿时露出了惊讶的表情,“您是觉得,他们躲山上了?”
海特拉奇怪的看了老查理一眼——对方也是个老首领了,综合眼下的情况,不至于连这个都判断不出来吧?
“可是……”看到海特拉奇怪的眼神,老查理立即意识到自己装得有些过火了,连忙低下头,皱起眉,一副思索的样子,调整了一下心态才再次抬起头,一脸的不敢相信:“可咱们这边毕竟还有好几万人呢,他真敢停下来和咱们打?”
这句话打消了海特拉的怀疑——虽然弗兰克人和塞姆诺内斯人比起来算不了什么,可毕竟也是一个有三万多战士的中等规模的部族,虽然被万尼乌斯打败了一次但底蕴尤在,在心里对万尼乌斯仍旧抱有一定程度的轻视也是可以理解的。
这么想着,海特拉笑着点了点头:“别小看那个年轻人,老伙计。他可是敢带着不到两万人就一头杀进咱们腹地的家伙。”
不但敢杀进腹地,还敢杀进北方部族联盟的领地,之后穿过芬尼人的领地,再一头扎进塞姆诺内斯人的腹地——这种张狂的举动,就是当年把高卢人揍得满地爬的来自罗马的凯撒越过莱茵河炫耀武力的时候,也没干过。
不过,这一点,塞姆诺内斯人没对老查理说过,而老查理也乐意装傻,假装不知道这事,以为是万尼乌斯从卡塞斯山口杀出来的。
简单的达成一致之后,海特拉率领着剩下的一万五千名战士排列着松散的阵型,迅速的沿着谷道发起追击。
既然已经知道了万尼乌斯是埋伏在两侧的山上,那么万尼乌斯的第一波打击势必是用弓箭标枪发动的——尽管为了尽可能的真实,海特拉没有将这事告诉麾下的战士们,但还是让他们展散一点,有盔甲的把盔甲都穿戴好,有盾牌的也把盾牌拿好——对战士们而言,这是为了让他们尽可能的准备好随时可能发生的战斗,而对还特拉而言,这则是为了减少遭到突袭时的损失。
然而,很快的,海特拉就感到失望了——直到太阳升到了天空中,已经接近正午的时候,自己的队伍都没有遭到袭击,而两侧山坡上的战士们,也没有发现敌踪!
更加糟糕的是,很快的,就要到达那个分岔路口了!
海特拉渐渐的感觉自己的手心开始出汗了——自从他的儿子第一次在战场上斩下敌人的头颅之后,他的手心就再也没有出过汗——但是,这一次,恐怕又要关系到许多人的性命了。
如果自己判断失误,放跑了万尼乌斯,那个狡猾的家伙又会摧毁几个塞姆诺内斯人的分部?男人被杀光,女人孩子被劫掠,村镇被焚烧……
万尼乌斯并不知道,战争议会里也没人提醒他,他对敌人所做的事情,已经出格了——日耳曼诸部族之间的战争,大部分是比拼武力,点到为止,只有极少数有大仇的,才会摧毁村镇,将一整个部族彻底摧毁——而在对塞姆诺内斯人的战斗中,万尼乌斯正是采取了一副报血仇的姿态……
也正是因为如此,在万尼乌斯灭掉了塞姆诺内斯人的分部之后,塞姆诺内斯人拉拢北方部族联盟、东方部族联盟、芬尼人和苏约内斯人的时候,才轻松了许多——塞姆诺内斯人仔细的梳理了他们和万尼乌斯之间的关系,乃至和美因茨人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发现什么值得一提的血仇。
于是,塞姆诺内斯人不难得出结论,万尼乌斯采取这种做法,并不是为了复仇,而是他的天性如此——万尼乌斯是一个残暴嗜血、冷酷无情的首领。
从被毁灭的塞姆诺内斯分部成员的悲惨遭遇来看,这种推测是合乎情理的——也因此,目前所有加入了塞姆诺内斯人一边的部族,都无一例外的是在为了生存而战。
这才是北方部族联盟的老首领发下毒誓来欺骗万尼乌斯,宁愿赔上自己的性命也要弄死他的真正原因。
只不过,这种事情,并没有人告诉万尼乌斯。
万尼乌斯麾下的战士们,出于对万尼乌斯的崇拜,自然不会多嘴去问为什么要采取这种灭绝性的方式,而且灭了别人的村子还有媳妇分,也不是什么坏事。
而诸部族的老人们,则有各自的考虑。
长期以来,万尼乌斯一直都奉行着温和的政策,尽可能采取利诱的方式吸纳周边部族加入自己创建的联盟。
这样做的结果固然是使这个联盟越来越强大,但对于加盟的诸多部族而言却并不见得是什么好事——毕竟,他们的土地并没有增加,他们的权势也没有——尽管万尼乌斯所提供的技术使得他们可以用相同的土地养育更多的人,但那毕竟要多年以后才能看出效果。
可难道他们这么多部族抱成团,就是为了互相之间不打仗吗?这一点都不符合日耳曼人的天性!
就在这时,万尼乌斯第一次展露了他冷酷的一面——塞姆诺内斯人的分部被摧毁,男子被杀光,女人和孩子则被掠走……
尽管老人们觉得有些不合适,但也敏锐的发现了机会——万尼乌斯这种做派就意味着,他和塞姆诺内斯人之间是不可能和解了——那么,这个大联盟要做的就是彻底摧毁塞姆诺内斯人。
而摧毁了塞姆诺内斯人之后,战争议会加盟诸部所能得到的利益……
考虑到这一点,自然就没有人对万尼乌斯这种“不合适”的做法提出异议了。
~.< 书海阁 >-~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