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957 第965章 人情和买卖
- 958 第966章 媒体的盛宴
- 959 第967章 画红人不红
- 960 第968章 新一轮热潮
- 961 第969章 待价而沽
- 962 第970章 风水四灵
- 963 第971章 碑刻深意
- 964 第972章 横看成岭竖成峰
- 965 第973章 堪舆
- 966 第974章 玄乎
- 967 第975章 笔记
- 968 第976章 寻龙
- 969 第977章 点穴
- 970 第978章 可疑的石头
- 971 第979章 子冈秘录
- 972 第980章 九龙璧
- 973 第981章 十年磨一剑
- 974 第982章 表示表示
- 975 第983章 龙画
- 976 第984章 个人见解
- 977 第985章 自己人
- 978 第986章 欣喜若狂
- 979 第987章 细腻的心思
- 980 第988章 海盗王的传说
- 981 第989章 编故事!
- 982 第990章 礼物!
- 983 第991章 画中之秘
- 984 第992章 麻烦事
- 985 第993章 有来有往
- 986 第994章 大计划!
- 987 第995章 虎皮,宣传
- 988 第996章 天王级待遇
- 989 第997章 黄金船
- 990 第998章 大豪
- 991 第999章 真有什么关系?
- 992 第1000章 郁金香少女
- 993 第1001章 自我复制
- 994 第1002章 门道
- 995 第1003章 秘密聚会!
- 996 第1004章 捡漏的好机会
- 997 第1005章 鱼龙混杂,鱼目混珠
- 998 第1006章 达芬奇作品
- 999 第1007章 抬价!
- 1000 第1008章 锁定了目标
- 1001 第1009章 找人算账去
- 1002 第1010章 顺藤摸瓜,守株待兔
- 1003 第1011章 朱大先生
- 1004 第1012章 互通有无
- 1005 第1013章 包藏祸心
- 1006 第1014章 安排了后手
- 1007 第1015章 冒牌货!
- 1008 第1016章 有点印象
- 1009 第1017章 金属薄片
- 1010 第1018章 摩西十诫
- 1011 第1019章 圣物
- 1012 第1020章 钱老的提议
- 1013 第1021章 待长发及腰
- 1014 第1022章 八大山人
- 1015 第1023章 禁忌!
- 1016 第1024章 不够,远远不够
- 1017 第1025章 达成协议
- 1018 第1026章 页纸千金
- 1019 第1027章 天意将垂象,神龟出负图
- 1020 第1028章 矢志必得
- 1021 第1029章 歌以咏志
- 1022 第1030章 天下绝艺
- 1023 第1031章 草书天下称独步
- 1024 第1032章 写生珍禽图
- 1025 第1033章 待定
- 1026 第1034章 石雕残像
- 1027 第1035章 赑屃
- 1028 第1036章 五大名窑一网打尽
- 1029 第1037章 金碑
- 1030 第1038章 赑屃的脑袋
- 1031 第1039章 传国玺
- 1032 第1040章 朱大先生的来历
- 1033 第1041章 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 1034 第1042章 开封,柴窑,御街
- 1035 第1043章 没头的苍蝇
- 1036 第1044章 地摊上的瓷片
- 1037 第1045章 惊喜的发现
- 1038 第1046章 富贵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行
- 1039 第1047章 朱大先生死了?
- 1040 第1048章 又留了一手
- 1041 第1049章 圆满落幕
- 1042 第1050章 瑰丽离奇的世界
- 1043 第1051章 国家宝藏(1)
- 1044 第1052章 国家宝藏(2)
- 1045 第1053章 国家宝藏(3)
- 1046 第1054章 国家宝藏(4)
- 1047 第1055章 国家宝藏(5)
- 1048 第1056章 国家宝藏(6)
- 1049 第1057章 一辈子的事业(全书完)
- 1050 后记(新书《宅师》已发布!)
- 1051 后记 新书《宅师》已发布!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975章 笔记
第975章 笔记
“我刚才说了,要持身得正……”
这个时候,段老谆谆说道:“持,就是持久的持,也是保持的意思。保持不变,以不变应万变,运程自然没有问题。但是从你开始,首先就改变了,运程自然偏差起来。如果变得更好,这没话可说,但是最怕变差了,恐怕惠泽不了后人,反而成了阻碍。”
“这是大忌,不得不防。”
段老认真告诫道:“你刚才也说了,孙子尚幼,就好像是一颗幼苗,需要你细心呵护,遮风挡雨,他们才能够茁壮成长。也就是说,现在是关键时刻,求稳为上。你稳了,他们自然没事,你要是不稳,结果就难以预料了。”
“对对对。”
堂叔深以为然,随之不好意思笑道:“大师,既然运程可以变好,应该怎么变呢?”
人心不足蛇吞象呀,得陇而望蜀,这也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至少段老也见怪不怪了,闻声笑道:“这也好办,督促他们认真学习,好好的培养,不要走歪路,自然水到渠成了。”
“嗯嗯嗯……”
堂叔认真铭记下来,又继续请教,没完没了。也难得段老有这个耐性,逐一予以解答,更让堂叔敬若神明,估计连顶礼膜拜的心都有了。
此时此刻,王观也终于明白,为什么在孔家村中,段老这样受人尊重了。主要是人家有这个能力,说出来的话让人信服。
当然,王观也十分信服,因为段老的话之中,十句有八句积极向上,行善积德的。这种情况下,他没有理由不信服。陆崇明听了,也放下了顾虑,觉得堂叔真的这样做了,无论看也不会有什么害处,相反还落得一个好名声。
与此同时,陆崇明也有几分明悟,悄声道:“有个好名声,应该能够惠泽后人吧?”
“当然啊。”王观轻轻点头:“哪天我儿子找你帮忙,看在我的面子上,你又有这个能力,愿意帮一把不?”
“肯定帮呀。”陆崇明摸着下巴道:“这样说来,抛开风水什么的不提,我堂叔真的这样去做了,对两个侄子来说,以后肯定有好处。这样说来,也和风水没啥关系啊。”
“段老说了,你信则有,不信则无。”王观笑着说道:“就好比你爷爷的批命,先成家后立业的,在工作的时候,还有老婆孩子要照顾,难免分心不能兼顾。一分心,往往两边都不讨好,工作不顺利,孩子又教育不好,那么只能看下一代的孙子了。”
“先立业后成家,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就可以从容照看孩子了。专注培养下,孩子比较容易成材,自然是儿子比较有出息。”
王观分析起来,微笑道:“我这样说,你是不是比较容易接受?”
“精妙。”
一瞬间,陆崇明竖起了大拇指:“估计我爷爷就是这样想的。”
“所以说,批命也就是那么一回事。”王观淡然道:“劝人向善,那相信也无所谓。如果是威逼恐吓,索要钱财的,那肯定是骗子。”
“很对。”陆崇明举双手表示赞同,然后发现堂叔引着段老往屋里走,顿时惊讶问道:“你们去哪呀?”
“看看你爷爷遗留下来的东西。”堂叔招呼道:“你有兴趣,也来看看吧,东西我收藏了十多年了,你应该没有见过。”
陆崇明一听,果然坐不住了,连忙叫王观,然后跟着堂叔走进了他的房屋。东西就收藏在房屋角落的一个大柜子之中,而且是压在柜底之中。堂叔拿出来之后,明显可以看到这些东西十分陈旧,甚至还有细碎的灰尘。
东西不算珍贵,就是一个罗盘,以及几本丝装书罢了。
罗盘就不多说了,比较老旧,而且由于年代久了,时面的针都断了。看到这个情况,堂叔也有些脸红,解释道:“好久没用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压断了。”
“没事,看看书。”
段老摆了摆手,拿起丝装书一看,顿时有几分惊喜:“居然还有笔记……”
笔记是什么?一般来说,应该有两层意思。一是课堂的笔记,老师讲课的时候,肯定要说一些关键知识、要点,学生害怕记不住,肯定要用笔记录下来。
另外一层意思,就是我们常说的读书笔记了。在看书的时候,你对书中的内容,有什么感悟,有什么独特的见解,都可以记录下来。
相对来说,读书笔记更加古老,古人称为注。就以论语为例,在秦汉之时,当时的大儒就开始按照自己的理解,为论语的内容拟写注释了。所以不要以为儒家就只是一个流派而已,实际上内部有许多个派别,各有各的学说。
说白了,那些人就是借了孔夫子的一层皮,然后习惯性的夹带私货。而且在汉武帝时期,罢黜了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内部竞争更加激烈了,学术之争甚至已经到了要消灭对方肉体的地步,绝对不是大家想象中的意气之争。
举个例子,隋唐时期的大儒孔颖达,那是孔子的正宗后裔,但是由于在隋文帝时期参加了一场辩论会,舌战群儒,夺得了冠军,并且奠定了他大儒的地位。
然而,就是这场辩论会,却让失败的人怀恨在心,直接雇凶报复,幸好当时的高官权贵帮忙庇护,才让他逃过一劫。仔细想想,只不过是经学之争而已,就已经这样火爆了,更何况是道统之争,自然更加残酷无情。
隋唐宋,几百年来,学术之争,一直没有停息。直到明代之后,朱元璋以朱熹理学为宗,这才平息了纷争。但是好景不长,才过了一百多年,心学大师王阳明横空出世,号称圣人在世的阳明先生创建了王氏心学,又和理学斗上了。
当然,表面上大家都是尊孔,实际上对于孔子经典的注释,才是各家学术思想的根本。眼下这些陆崇明爷爷留下来的读书笔记也差不多,古人的风水书不算什么,他的心得体会,对于风水的理解才是关键啊。
“没错,有笔记。”堂叔点了点头,又有些惭愧道:“不过,感觉很难。每个字我都认识,但是一联合起来,就完全看不懂了。”
“正常。”段老笑道:“这是专业的术语,没有基础的人,根本是看不明白的。”
在说话之间,段老也忍不住翻阅起来,看得津津有味,不时轻轻点头,显然是在附和陆崇明爷爷的注释。不过也有摇头的时候,显然是有不同的见解。
“看看……”
见此情形,陆崇明也随手抓了一书本翻看,然后眉头就皱了起来,确实是根本没能明白其中的意思。有些简单的内容好像懂了,实际上什么也不明白。
毕竟风水古书,基本上是古代文章的行文方式,字句非常凝炼,几个文字就涵盖许多种意思,没有白话文的解释,常人肯定看不懂。陆崇明看了片刻,忍不住摇头,随手把书递给王观,让他也感受一下自己的痛苦。
“堪舆漫兴!”
王观看了一眼,也有几分惊讶:“作者居然是刘基。”
“是这个作者又怎么了?”陆崇明不太理解王观的惊讶。
“刘基刘伯温啊。”王观解释起来:“朱元璋的谋士,有号称明代张良的天机军机刘伯温。在民间有许多他的传说,烧饼歌就是他传下来的……”
“哦,是他啊。”陆崇明恍然大悟:“很厉害的人物,扶助朱元璋坐稳江山,打平天下。不过貌似官职很小,只封了个诚意伯。”
古代封爵,公侯伯子男,对于开国元勋来说,封公封侯是最正常的,甚至还有死后追封为王的。相比之下,以刘伯温的功劳,一个伯爵的位置,确实是明显贬低。
“这个十分正常。”
与此同时,段老笑道:“在古代谋士的地位十分尴尬,有需要的时候,就连皇帝都能够号令节制。没需要的时候,下场往往很悲惨。春秋时期帮越王勾践灭吴的大夫文种,就是很好的例子了。”
“所以汉代的张良充分吸取教训,无论刘邦怎么厚赏,都推辞不就,坚决不参与到政治斗争之中。说起来,这也是给后世的谋士开了个好头,让他们知道怎么藏拙谋身。毕竟谋士的脑袋太聪明了,今天可以帮主君扫平天下,明天也能颠覆天下,自然让帝王十分忌讳。”
说话之间,段老也颇为感叹:“就是这样,关于刘伯温的死,也留下了真真假假的传说。有人说是自然去世,有人说是假死脱身,更有人觉得是朱元璋下的手……”
“此间种种,也不必赘述了。”
这个时候,段老指着堪舆漫兴笑道:“不过这本书,确实是恋头派的重要著作之一,全书主要讲述山川形势,几乎不谈理气,对九星、八卦、四象等内容也没有涉及,但在峦头方面思路清晰、讲解明了、深得杨公精华。”
“杨公又是哪位?”陆崇明不解道。
“唐代风水宗师杨筠松。”段老笑道:“早年在朝廷为官,后来由于黄巢之乱,就回到民间调理山川地气,济富救贫。你们有兴趣,不妨查一查他的资料。至于现在,还是看一看这书的卷尾,好像画了一幅风水格局图。”
“什么?”
王观等人一听,连忙翻看起来……
这个时候,段老谆谆说道:“持,就是持久的持,也是保持的意思。保持不变,以不变应万变,运程自然没有问题。但是从你开始,首先就改变了,运程自然偏差起来。如果变得更好,这没话可说,但是最怕变差了,恐怕惠泽不了后人,反而成了阻碍。”
“这是大忌,不得不防。”
段老认真告诫道:“你刚才也说了,孙子尚幼,就好像是一颗幼苗,需要你细心呵护,遮风挡雨,他们才能够茁壮成长。也就是说,现在是关键时刻,求稳为上。你稳了,他们自然没事,你要是不稳,结果就难以预料了。”
“对对对。”
堂叔深以为然,随之不好意思笑道:“大师,既然运程可以变好,应该怎么变呢?”
人心不足蛇吞象呀,得陇而望蜀,这也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至少段老也见怪不怪了,闻声笑道:“这也好办,督促他们认真学习,好好的培养,不要走歪路,自然水到渠成了。”
“嗯嗯嗯……”
堂叔认真铭记下来,又继续请教,没完没了。也难得段老有这个耐性,逐一予以解答,更让堂叔敬若神明,估计连顶礼膜拜的心都有了。
此时此刻,王观也终于明白,为什么在孔家村中,段老这样受人尊重了。主要是人家有这个能力,说出来的话让人信服。
当然,王观也十分信服,因为段老的话之中,十句有八句积极向上,行善积德的。这种情况下,他没有理由不信服。陆崇明听了,也放下了顾虑,觉得堂叔真的这样做了,无论看也不会有什么害处,相反还落得一个好名声。
与此同时,陆崇明也有几分明悟,悄声道:“有个好名声,应该能够惠泽后人吧?”
“当然啊。”王观轻轻点头:“哪天我儿子找你帮忙,看在我的面子上,你又有这个能力,愿意帮一把不?”
“肯定帮呀。”陆崇明摸着下巴道:“这样说来,抛开风水什么的不提,我堂叔真的这样去做了,对两个侄子来说,以后肯定有好处。这样说来,也和风水没啥关系啊。”
“段老说了,你信则有,不信则无。”王观笑着说道:“就好比你爷爷的批命,先成家后立业的,在工作的时候,还有老婆孩子要照顾,难免分心不能兼顾。一分心,往往两边都不讨好,工作不顺利,孩子又教育不好,那么只能看下一代的孙子了。”
“先立业后成家,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就可以从容照看孩子了。专注培养下,孩子比较容易成材,自然是儿子比较有出息。”
王观分析起来,微笑道:“我这样说,你是不是比较容易接受?”
“精妙。”
一瞬间,陆崇明竖起了大拇指:“估计我爷爷就是这样想的。”
“所以说,批命也就是那么一回事。”王观淡然道:“劝人向善,那相信也无所谓。如果是威逼恐吓,索要钱财的,那肯定是骗子。”
“很对。”陆崇明举双手表示赞同,然后发现堂叔引着段老往屋里走,顿时惊讶问道:“你们去哪呀?”
“看看你爷爷遗留下来的东西。”堂叔招呼道:“你有兴趣,也来看看吧,东西我收藏了十多年了,你应该没有见过。”
陆崇明一听,果然坐不住了,连忙叫王观,然后跟着堂叔走进了他的房屋。东西就收藏在房屋角落的一个大柜子之中,而且是压在柜底之中。堂叔拿出来之后,明显可以看到这些东西十分陈旧,甚至还有细碎的灰尘。
东西不算珍贵,就是一个罗盘,以及几本丝装书罢了。
罗盘就不多说了,比较老旧,而且由于年代久了,时面的针都断了。看到这个情况,堂叔也有些脸红,解释道:“好久没用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压断了。”
“没事,看看书。”
段老摆了摆手,拿起丝装书一看,顿时有几分惊喜:“居然还有笔记……”
笔记是什么?一般来说,应该有两层意思。一是课堂的笔记,老师讲课的时候,肯定要说一些关键知识、要点,学生害怕记不住,肯定要用笔记录下来。
另外一层意思,就是我们常说的读书笔记了。在看书的时候,你对书中的内容,有什么感悟,有什么独特的见解,都可以记录下来。
相对来说,读书笔记更加古老,古人称为注。就以论语为例,在秦汉之时,当时的大儒就开始按照自己的理解,为论语的内容拟写注释了。所以不要以为儒家就只是一个流派而已,实际上内部有许多个派别,各有各的学说。
说白了,那些人就是借了孔夫子的一层皮,然后习惯性的夹带私货。而且在汉武帝时期,罢黜了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内部竞争更加激烈了,学术之争甚至已经到了要消灭对方肉体的地步,绝对不是大家想象中的意气之争。
举个例子,隋唐时期的大儒孔颖达,那是孔子的正宗后裔,但是由于在隋文帝时期参加了一场辩论会,舌战群儒,夺得了冠军,并且奠定了他大儒的地位。
然而,就是这场辩论会,却让失败的人怀恨在心,直接雇凶报复,幸好当时的高官权贵帮忙庇护,才让他逃过一劫。仔细想想,只不过是经学之争而已,就已经这样火爆了,更何况是道统之争,自然更加残酷无情。
隋唐宋,几百年来,学术之争,一直没有停息。直到明代之后,朱元璋以朱熹理学为宗,这才平息了纷争。但是好景不长,才过了一百多年,心学大师王阳明横空出世,号称圣人在世的阳明先生创建了王氏心学,又和理学斗上了。
当然,表面上大家都是尊孔,实际上对于孔子经典的注释,才是各家学术思想的根本。眼下这些陆崇明爷爷留下来的读书笔记也差不多,古人的风水书不算什么,他的心得体会,对于风水的理解才是关键啊。
“没错,有笔记。”堂叔点了点头,又有些惭愧道:“不过,感觉很难。每个字我都认识,但是一联合起来,就完全看不懂了。”
“正常。”段老笑道:“这是专业的术语,没有基础的人,根本是看不明白的。”
在说话之间,段老也忍不住翻阅起来,看得津津有味,不时轻轻点头,显然是在附和陆崇明爷爷的注释。不过也有摇头的时候,显然是有不同的见解。
“看看……”
见此情形,陆崇明也随手抓了一书本翻看,然后眉头就皱了起来,确实是根本没能明白其中的意思。有些简单的内容好像懂了,实际上什么也不明白。
毕竟风水古书,基本上是古代文章的行文方式,字句非常凝炼,几个文字就涵盖许多种意思,没有白话文的解释,常人肯定看不懂。陆崇明看了片刻,忍不住摇头,随手把书递给王观,让他也感受一下自己的痛苦。
“堪舆漫兴!”
王观看了一眼,也有几分惊讶:“作者居然是刘基。”
“是这个作者又怎么了?”陆崇明不太理解王观的惊讶。
“刘基刘伯温啊。”王观解释起来:“朱元璋的谋士,有号称明代张良的天机军机刘伯温。在民间有许多他的传说,烧饼歌就是他传下来的……”
“哦,是他啊。”陆崇明恍然大悟:“很厉害的人物,扶助朱元璋坐稳江山,打平天下。不过貌似官职很小,只封了个诚意伯。”
古代封爵,公侯伯子男,对于开国元勋来说,封公封侯是最正常的,甚至还有死后追封为王的。相比之下,以刘伯温的功劳,一个伯爵的位置,确实是明显贬低。
“这个十分正常。”
与此同时,段老笑道:“在古代谋士的地位十分尴尬,有需要的时候,就连皇帝都能够号令节制。没需要的时候,下场往往很悲惨。春秋时期帮越王勾践灭吴的大夫文种,就是很好的例子了。”
“所以汉代的张良充分吸取教训,无论刘邦怎么厚赏,都推辞不就,坚决不参与到政治斗争之中。说起来,这也是给后世的谋士开了个好头,让他们知道怎么藏拙谋身。毕竟谋士的脑袋太聪明了,今天可以帮主君扫平天下,明天也能颠覆天下,自然让帝王十分忌讳。”
说话之间,段老也颇为感叹:“就是这样,关于刘伯温的死,也留下了真真假假的传说。有人说是自然去世,有人说是假死脱身,更有人觉得是朱元璋下的手……”
“此间种种,也不必赘述了。”
这个时候,段老指着堪舆漫兴笑道:“不过这本书,确实是恋头派的重要著作之一,全书主要讲述山川形势,几乎不谈理气,对九星、八卦、四象等内容也没有涉及,但在峦头方面思路清晰、讲解明了、深得杨公精华。”
“杨公又是哪位?”陆崇明不解道。
“唐代风水宗师杨筠松。”段老笑道:“早年在朝廷为官,后来由于黄巢之乱,就回到民间调理山川地气,济富救贫。你们有兴趣,不妨查一查他的资料。至于现在,还是看一看这书的卷尾,好像画了一幅风水格局图。”
“什么?”
王观等人一听,连忙翻看起来……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