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939 第947章 做什么的?
- 940 第948章 青山绿水好地方
- 941 第949章 虹草
- 942 第950章 关键的一步
- 943 第951章 祖上留下来的宝贝
- 944 第952章 坑谁呢?
- 945 第953章 买祖宅,谈崩了
- 946 第954章 掘藏得金!
- 947 第955章 满意
- 948 第956章 夹墙,房梁
- 949 第957章 舍,得
- 950 第958章 清点收获
- 951 第959章 槐中画
- 952 第960章 孔子圣迹图
- 953 第961章 吴道子追随者
- 954 第962章 又一个小圈子
- 955 第963章 龙碑
- 956 第964章 遭遇
- 957 第965章 人情和买卖
- 958 第966章 媒体的盛宴
- 959 第967章 画红人不红
- 960 第968章 新一轮热潮
- 961 第969章 待价而沽
- 962 第970章 风水四灵
- 963 第971章 碑刻深意
- 964 第972章 横看成岭竖成峰
- 965 第973章 堪舆
- 966 第974章 玄乎
- 967 第975章 笔记
- 968 第976章 寻龙
- 969 第977章 点穴
- 970 第978章 可疑的石头
- 971 第979章 子冈秘录
- 972 第980章 九龙璧
- 973 第981章 十年磨一剑
- 974 第982章 表示表示
- 975 第983章 龙画
- 976 第984章 个人见解
- 977 第985章 自己人
- 978 第986章 欣喜若狂
- 979 第987章 细腻的心思
- 980 第988章 海盗王的传说
- 981 第989章 编故事!
- 982 第990章 礼物!
- 983 第991章 画中之秘
- 984 第992章 麻烦事
- 985 第993章 有来有往
- 986 第994章 大计划!
- 987 第995章 虎皮,宣传
- 988 第996章 天王级待遇
- 989 第997章 黄金船
- 990 第998章 大豪
- 991 第999章 真有什么关系?
- 992 第1000章 郁金香少女
- 993 第1001章 自我复制
- 994 第1002章 门道
- 995 第1003章 秘密聚会!
- 996 第1004章 捡漏的好机会
- 997 第1005章 鱼龙混杂,鱼目混珠
- 998 第1006章 达芬奇作品
- 999 第1007章 抬价!
- 1000 第1008章 锁定了目标
- 1001 第1009章 找人算账去
- 1002 第1010章 顺藤摸瓜,守株待兔
- 1003 第1011章 朱大先生
- 1004 第1012章 互通有无
- 1005 第1013章 包藏祸心
- 1006 第1014章 安排了后手
- 1007 第1015章 冒牌货!
- 1008 第1016章 有点印象
- 1009 第1017章 金属薄片
- 1010 第1018章 摩西十诫
- 1011 第1019章 圣物
- 1012 第1020章 钱老的提议
- 1013 第1021章 待长发及腰
- 1014 第1022章 八大山人
- 1015 第1023章 禁忌!
- 1016 第1024章 不够,远远不够
- 1017 第1025章 达成协议
- 1018 第1026章 页纸千金
- 1019 第1027章 天意将垂象,神龟出负图
- 1020 第1028章 矢志必得
- 1021 第1029章 歌以咏志
- 1022 第1030章 天下绝艺
- 1023 第1031章 草书天下称独步
- 1024 第1032章 写生珍禽图
- 1025 第1033章 待定
- 1026 第1034章 石雕残像
- 1027 第1035章 赑屃
- 1028 第1036章 五大名窑一网打尽
- 1029 第1037章 金碑
- 1030 第1038章 赑屃的脑袋
- 1031 第1039章 传国玺
- 1032 第1040章 朱大先生的来历
- 1033 第1041章 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 1034 第1042章 开封,柴窑,御街
- 1035 第1043章 没头的苍蝇
- 1036 第1044章 地摊上的瓷片
- 1037 第1045章 惊喜的发现
- 1038 第1046章 富贵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行
- 1039 第1047章 朱大先生死了?
- 1040 第1048章 又留了一手
- 1041 第1049章 圆满落幕
- 1042 第1050章 瑰丽离奇的世界
- 1043 第1051章 国家宝藏(1)
- 1044 第1052章 国家宝藏(2)
- 1045 第1053章 国家宝藏(3)
- 1046 第1054章 国家宝藏(4)
- 1047 第1055章 国家宝藏(5)
- 1048 第1056章 国家宝藏(6)
- 1049 第1057章 一辈子的事业(全书完)
- 1050 后记(新书《宅师》已发布!)
- 1051 后记 新书《宅师》已发布!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957章 舍,得
第957章 舍,得
不得不说,段老这话很有道理,也算是经验之谈。
不过,王观还是坚持自己的决定,笑着说道:“不急,慢慢挖,不把整个宅子掘地三尺,我肯定不会罢休。”
做人就应该霸气,挖东西当然更要事无巨细。挖掘的过程是比较麻烦,但是在王观的指引下,怎么可能没有收获呢。大概过了二十分钟,挖勾突然喀嚓一声,好像是碰到了坚硬的石头,一下子就抓不下去了。
发现了这个异常情况下,王观连忙叫停,然后亲自出马,拿了个小铲在旁边松了松土,马上就看到了一些乱石。
一般来说,看到了挖出来一堆乱石,常人应该沮丧才对。然而在这个时候,王观却笑了,而且笑得十分开心灿烂。
“这孩子,挖不到就挖不到呗,别闹出什么心病来。”段老有点儿担心。
“段老,我没疯。”
适时,王观有些哭笑不得,忍不住提醒道:“你没发现异常吗?”
“什么异常?”段老有些不明白。
“石头的异常啊。”王观示意道:“才挖了三尺不到的深度,却发现了一堆乱石,你就不觉得有古怪?”
“嗯?”
一瞬间,段老反应过来。别人就算了,他可是相地大师,不仅是相墓,也偶尔兼职相宅,自然清楚对于一栋宅第来说,地基肯定要十分稳固。而且在起地基的时候,泥土中的乱石肯定被清理干净了。按理来说,不应该还有残留才对。
反推一下,就可以知道,这些乱石应该是人为埋在下面的。究其原因,应该想打掩护,但是弄巧成拙,反而有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嫌疑。
“真的假的?”
对于王观的揣测,段老也信了几分,所以急忙催促道:“挖开看看。”
“挖肯定要挖的,不过更应该统筹兼顾。”
说话之间,王观把几个民工打发到主卧继续挖地去了,就留下几个跟他一起来的博物馆保安。然后才小心翼翼把堆乱搬开,再在堆石底下掏挖起来。之后扒拉了十厘米左右的泥土,大家就清楚看到几个密封的坛子并排摆放。
“埋藏得这样严密,应该不是酒坛子吧。”段老开玩笑道,脸上却充满了惊喜之色。
“搬走。”
适时,王观看也没见,就吩咐几个保安把坛子抱出来,然后拿到车里存放,等到回去之后再逐一清点收获。
“有必要这样小心吗。”段老皱眉道:“看看也没有什么大碍呀。”
“小心无大错嘛。”
王观笑道:“回去之后,您老再慢慢看。”
“段兄,王观做得很对,财不露白,这是古训。”颜老点头道:“能够不张扬,最好不要张扬,免得节外生枝。”
“都看到了,想瞒也瞒不过去。”段老示意道。事实也是这样,看到几个保安搬坛子,一些民工心里也有数了,自然忍不住悄声嘀咕了起来。
“他们只是看到表面,不知道东西的底细。”王观笑道:“让他们猜,反正猜不准,而且又没有证据,哪怕把东西价值夸大几百倍,也只是猜测罢了,不能做数。”
“这话在理……”颜老深以为然。
段老也随之点头,不再强求了,然后负手走到主卧旁边,催促民工继续挖掘。他也想知道卧室底下是不是如自己猜测,也藏了什么东西。不过在段老卧室地盘督促的时候,王观也没有闲着,另外再找人过来,让他们继续在厅堂底下挖掘。
“还挖呀?”
适时,颜老惊讶道:“不是已经挖出来了吗?”
“听说古人埋藏东西的时候,喜欢使用分层置放法,先放一层,掩埋后再放一层,再掩埋再放。这符合古人赚一点钱就贮藏一点、埋下一层的习惯。”王观笑道:“我现在挖挖看,到底是不是这样。”
“有这种事情?”颜老也颇为好奇。
“有肯定是有的。”王观解释道:“毕竟古人也不笨,一代代相传下来,肯定会总结经验,想出一些防盗的招数来。”
“也是。”颜老表示赞同。
此时,顺着坑口继续往下挖,然后挖了半米左右,一个人的铲子就被卡住了。
“有发现了。”王观眼睛一亮,亲自动手把泥土扒开,立即可以看到一块石板。把石板撬开之后,就是一口大箱子。
老规矩,王观也没看箱子装了什么,就直接让保安抬走了。
“王观,快来。”
与此同时,卧室那边却传来了动静,只见段老惊喜交集道:“这里真有地窖。”
“来了。”
听到段老的招呼,王观也轻快走了过去打量,只见在卧室的旁边,确切的说是在卧室与侧边客房相连的底下,真的被人挖空了,形成了一个地窖。而且乍看之下,地窖的规模好像不小,最重要的是,在地窖之中藏了东西。
“钱,全部是铜钱。”段老也不客气,跳到地窖之中摸索了一下,马上抓了一把铜钱,有几分惊叹道:“好多呀,几乎把地窖铺了一层。”
“才铺了一层,不算多啊。”
此时,王观也跟着进到地窖之中,一边左右观望,一边笑道:“在现代考古之中,出土最多的东西,应该就是铜钱了。”
“这个倒也是。”段老点头表示赞同。
毕竟古代钱币的主流,不是金,不是银,更加不是纸币,而是一串串铜钱。只要细心留意几十年来的考古动态,就可以知道古人窖藏的铜钱那是成吨成吨出土,动辄是多少万斤,又需要多少辆卡车才能装完。
当然,铜钱出土量最多的,肯定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宋代或明代。
宋代由于铜荒,民间自然是疯狂的蓄铜,这是一种风气。然后越蓄铜,铜荒就越严重,然后陷入了死循环之中。
至于明代,那是不缺铜,毕竟在明代的时候,已经开发西南地区了。西南铜多,铜钱就不值钱了,反而银子成为了硬通货。地主豪绅铜钱太多了,干脆堆放在地窖之中。
所以现代考古之中,经常发现宋明的铜钱出土。也就是说,这两个朝代的铜钱,在现在的价格一般不高。
经常有新入行的古币收藏家纳闷想到,明代的铜钱就算了,怎么宋代的铜钱也不值钱啊,就是没有考虑到窖藏出土的铜钱太泛滥了,价格想高也想不起来啊。
“崇祯通宝。”
此时,王观拣了枚铜钱一看,顿时笑道:“这是明代的钱币,难怪被封存起来了。”
之所以肯定是被封存,那是由于地窖的入口已经被人用木桩顶住,再铺了一层厚木板,然后堆上泥土夯平。就是这个原因,才使得后人根本不知道在卧室底下,居然还有地窖。
“这些钱……先不急着动。”
打量片刻之后,王观却有自己的决定:“不要管地窖了,到天井之中挖一挖,如果没有什么收获,那就可以收工了。”
“这么快?”众人却是怔了一怔。
“不算快吧。”
王观笑道:“不可能把整栋宅子都挖空吧?在关键的几个地区挖一挖就行了,有就有,没有就没有,不用那么较真。”
“谁较真?”
一瞬间,许多人翻起了白眼。在他们的感觉之中,最较真的就是王观自己了,提出了许多不合理的要求,但是却偏偏屡有收获。
不管了,反正发钱的是老板,他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在王观的示意下,一帮民工立即转移地方,来到天井位置挖掘起来。
与此同时,段老皱眉道:“王观,地窖的钱,你不打算运走?”
“不运了,省得麻烦。”王观大手一挥,豪爽道:“等我们离开的时候,让老村长带人来分了吧。”
“什么?”段老吃了一惊:“这可是古币,也比较值钱的。”
“无所谓了。”王观轻微笑道:“相比之下,村民或许比我更需要这些钱。”
“……嗯?”
突然,段老目光闪烁,好像是明白了些什么,然后笑道:“你倒是舍得……”
“有舍才有得嘛。”王观回应起来,一脸笑容。
旁边的颜老若有所思,却是明白了两人的机锋。很明显,地窖中的铜钱,就是王观留给村民的封口费,而且是一笔不菲的封口费。
毕竟再不了解行情的人也应该明白,能够把地窖铺满一层的古铜钱,就算是论斤来卖,价钱也低不到哪里去。有了这一笔钱,村民再也没有任何后顾之忧,可以安心种植野菜了。
与此同时,王观反问起来:“或许说,段老觉得这样做不好?”
“我可没说,这是你自己的事情,你自己做决定就好。”
感觉王观把一切事情都考虑周详了,段老也不再多管闲事,而是跑到天井之中看热闹。相对来说,天井的泥土比较柔软,很快就被犁了一遍,却没有什么发现。
见此情形,王观立即表示可以收队了,然后当场给民工兄弟们发钱结账,免得成为了拖欠民工血汗钱的黑心老板。
当然,考虑到今天的收获不错,王观特意加了奖金。多拿了钱,民工兄弟们肯定很高兴,不过也难免在心里推测,王观挖到的东西,恐怕更加值钱。
而且,这也是事实。不仅是他们这样揣测,连闻讯赶过来的老村长,打量着堆满了铜钱的地窖,也是一脸惊疑的表情……
不过,王观还是坚持自己的决定,笑着说道:“不急,慢慢挖,不把整个宅子掘地三尺,我肯定不会罢休。”
做人就应该霸气,挖东西当然更要事无巨细。挖掘的过程是比较麻烦,但是在王观的指引下,怎么可能没有收获呢。大概过了二十分钟,挖勾突然喀嚓一声,好像是碰到了坚硬的石头,一下子就抓不下去了。
发现了这个异常情况下,王观连忙叫停,然后亲自出马,拿了个小铲在旁边松了松土,马上就看到了一些乱石。
一般来说,看到了挖出来一堆乱石,常人应该沮丧才对。然而在这个时候,王观却笑了,而且笑得十分开心灿烂。
“这孩子,挖不到就挖不到呗,别闹出什么心病来。”段老有点儿担心。
“段老,我没疯。”
适时,王观有些哭笑不得,忍不住提醒道:“你没发现异常吗?”
“什么异常?”段老有些不明白。
“石头的异常啊。”王观示意道:“才挖了三尺不到的深度,却发现了一堆乱石,你就不觉得有古怪?”
“嗯?”
一瞬间,段老反应过来。别人就算了,他可是相地大师,不仅是相墓,也偶尔兼职相宅,自然清楚对于一栋宅第来说,地基肯定要十分稳固。而且在起地基的时候,泥土中的乱石肯定被清理干净了。按理来说,不应该还有残留才对。
反推一下,就可以知道,这些乱石应该是人为埋在下面的。究其原因,应该想打掩护,但是弄巧成拙,反而有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嫌疑。
“真的假的?”
对于王观的揣测,段老也信了几分,所以急忙催促道:“挖开看看。”
“挖肯定要挖的,不过更应该统筹兼顾。”
说话之间,王观把几个民工打发到主卧继续挖地去了,就留下几个跟他一起来的博物馆保安。然后才小心翼翼把堆乱搬开,再在堆石底下掏挖起来。之后扒拉了十厘米左右的泥土,大家就清楚看到几个密封的坛子并排摆放。
“埋藏得这样严密,应该不是酒坛子吧。”段老开玩笑道,脸上却充满了惊喜之色。
“搬走。”
适时,王观看也没见,就吩咐几个保安把坛子抱出来,然后拿到车里存放,等到回去之后再逐一清点收获。
“有必要这样小心吗。”段老皱眉道:“看看也没有什么大碍呀。”
“小心无大错嘛。”
王观笑道:“回去之后,您老再慢慢看。”
“段兄,王观做得很对,财不露白,这是古训。”颜老点头道:“能够不张扬,最好不要张扬,免得节外生枝。”
“都看到了,想瞒也瞒不过去。”段老示意道。事实也是这样,看到几个保安搬坛子,一些民工心里也有数了,自然忍不住悄声嘀咕了起来。
“他们只是看到表面,不知道东西的底细。”王观笑道:“让他们猜,反正猜不准,而且又没有证据,哪怕把东西价值夸大几百倍,也只是猜测罢了,不能做数。”
“这话在理……”颜老深以为然。
段老也随之点头,不再强求了,然后负手走到主卧旁边,催促民工继续挖掘。他也想知道卧室底下是不是如自己猜测,也藏了什么东西。不过在段老卧室地盘督促的时候,王观也没有闲着,另外再找人过来,让他们继续在厅堂底下挖掘。
“还挖呀?”
适时,颜老惊讶道:“不是已经挖出来了吗?”
“听说古人埋藏东西的时候,喜欢使用分层置放法,先放一层,掩埋后再放一层,再掩埋再放。这符合古人赚一点钱就贮藏一点、埋下一层的习惯。”王观笑道:“我现在挖挖看,到底是不是这样。”
“有这种事情?”颜老也颇为好奇。
“有肯定是有的。”王观解释道:“毕竟古人也不笨,一代代相传下来,肯定会总结经验,想出一些防盗的招数来。”
“也是。”颜老表示赞同。
此时,顺着坑口继续往下挖,然后挖了半米左右,一个人的铲子就被卡住了。
“有发现了。”王观眼睛一亮,亲自动手把泥土扒开,立即可以看到一块石板。把石板撬开之后,就是一口大箱子。
老规矩,王观也没看箱子装了什么,就直接让保安抬走了。
“王观,快来。”
与此同时,卧室那边却传来了动静,只见段老惊喜交集道:“这里真有地窖。”
“来了。”
听到段老的招呼,王观也轻快走了过去打量,只见在卧室的旁边,确切的说是在卧室与侧边客房相连的底下,真的被人挖空了,形成了一个地窖。而且乍看之下,地窖的规模好像不小,最重要的是,在地窖之中藏了东西。
“钱,全部是铜钱。”段老也不客气,跳到地窖之中摸索了一下,马上抓了一把铜钱,有几分惊叹道:“好多呀,几乎把地窖铺了一层。”
“才铺了一层,不算多啊。”
此时,王观也跟着进到地窖之中,一边左右观望,一边笑道:“在现代考古之中,出土最多的东西,应该就是铜钱了。”
“这个倒也是。”段老点头表示赞同。
毕竟古代钱币的主流,不是金,不是银,更加不是纸币,而是一串串铜钱。只要细心留意几十年来的考古动态,就可以知道古人窖藏的铜钱那是成吨成吨出土,动辄是多少万斤,又需要多少辆卡车才能装完。
当然,铜钱出土量最多的,肯定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宋代或明代。
宋代由于铜荒,民间自然是疯狂的蓄铜,这是一种风气。然后越蓄铜,铜荒就越严重,然后陷入了死循环之中。
至于明代,那是不缺铜,毕竟在明代的时候,已经开发西南地区了。西南铜多,铜钱就不值钱了,反而银子成为了硬通货。地主豪绅铜钱太多了,干脆堆放在地窖之中。
所以现代考古之中,经常发现宋明的铜钱出土。也就是说,这两个朝代的铜钱,在现在的价格一般不高。
经常有新入行的古币收藏家纳闷想到,明代的铜钱就算了,怎么宋代的铜钱也不值钱啊,就是没有考虑到窖藏出土的铜钱太泛滥了,价格想高也想不起来啊。
“崇祯通宝。”
此时,王观拣了枚铜钱一看,顿时笑道:“这是明代的钱币,难怪被封存起来了。”
之所以肯定是被封存,那是由于地窖的入口已经被人用木桩顶住,再铺了一层厚木板,然后堆上泥土夯平。就是这个原因,才使得后人根本不知道在卧室底下,居然还有地窖。
“这些钱……先不急着动。”
打量片刻之后,王观却有自己的决定:“不要管地窖了,到天井之中挖一挖,如果没有什么收获,那就可以收工了。”
“这么快?”众人却是怔了一怔。
“不算快吧。”
王观笑道:“不可能把整栋宅子都挖空吧?在关键的几个地区挖一挖就行了,有就有,没有就没有,不用那么较真。”
“谁较真?”
一瞬间,许多人翻起了白眼。在他们的感觉之中,最较真的就是王观自己了,提出了许多不合理的要求,但是却偏偏屡有收获。
不管了,反正发钱的是老板,他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在王观的示意下,一帮民工立即转移地方,来到天井位置挖掘起来。
与此同时,段老皱眉道:“王观,地窖的钱,你不打算运走?”
“不运了,省得麻烦。”王观大手一挥,豪爽道:“等我们离开的时候,让老村长带人来分了吧。”
“什么?”段老吃了一惊:“这可是古币,也比较值钱的。”
“无所谓了。”王观轻微笑道:“相比之下,村民或许比我更需要这些钱。”
“……嗯?”
突然,段老目光闪烁,好像是明白了些什么,然后笑道:“你倒是舍得……”
“有舍才有得嘛。”王观回应起来,一脸笑容。
旁边的颜老若有所思,却是明白了两人的机锋。很明显,地窖中的铜钱,就是王观留给村民的封口费,而且是一笔不菲的封口费。
毕竟再不了解行情的人也应该明白,能够把地窖铺满一层的古铜钱,就算是论斤来卖,价钱也低不到哪里去。有了这一笔钱,村民再也没有任何后顾之忧,可以安心种植野菜了。
与此同时,王观反问起来:“或许说,段老觉得这样做不好?”
“我可没说,这是你自己的事情,你自己做决定就好。”
感觉王观把一切事情都考虑周详了,段老也不再多管闲事,而是跑到天井之中看热闹。相对来说,天井的泥土比较柔软,很快就被犁了一遍,却没有什么发现。
见此情形,王观立即表示可以收队了,然后当场给民工兄弟们发钱结账,免得成为了拖欠民工血汗钱的黑心老板。
当然,考虑到今天的收获不错,王观特意加了奖金。多拿了钱,民工兄弟们肯定很高兴,不过也难免在心里推测,王观挖到的东西,恐怕更加值钱。
而且,这也是事实。不仅是他们这样揣测,连闻讯赶过来的老村长,打量着堆满了铜钱的地窖,也是一脸惊疑的表情……
正在加载...